第B1版: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2年12月20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文化空间集群“绽放”

让每个街头听见旋律看见美

新华书店·山外 (唐严 摄)
十方东进社 (受访者供图)
青年创意社区“带梦胡同”
(受访者供图)
咸笈·堇书房
(许天长 摄)

    

    

    

    

    

    

    

    

    黄银凤 文      

    

    由旧毛巾厂改造而来的青年创意社区“带梦胡同”、建在咸鲜扑面的横山码头边上的“鲜2°生活馆”、藏在院士公园里的宋韵·堇书房……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散布宁波各个角落,以不拘一格的姿态,成为展现城乡美好生活的网红打卡地。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堇艺坊“艺起来”惠民品牌、堇书房“阅起来”连锁品牌、博物馆美术馆群、全民阅读惠民服务系列、“鄞州晚七点”……在鄞州,解锁家门口的“文化大餐”,有N种途径。

    精神共富,文化先行。“到2025年,鄞州要打造10个示范性公共文化空间、100个特色型公共文化空间、1000个嵌入式文化微空间,形成美术馆艺术新空间、博物馆展览新空间、城市书房阅读新空间、名人馆红色新空间等新型文化空间体系。”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书记张行君这样说。

    这个“十百千”工程,换而言之,就是要让市民在城市每个街头听见旋律、看见美。

    

    升级版空间 点亮市民美好新生活

    

    

    

    当前,鄞州区正在加快推进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建工作。对2022年鄞州区镇(街道)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相对于传统公共文化阵地而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公共性。在选址上,一般选择人群比较密集的园区、街区、商圈、宾馆、楼宇、村社的公共空间,它具有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面向市民开放,便于市民参与。也可以整合商圈公共空间、宾馆大堂吧、社会茶室咖啡厅等。

    比如,12月12日,鄞州区委宣传部、鄞州区文联发布了首批71家“向善向美,品质鄞州”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并评选出年度“22佳”,这些场所很大部分是新型文化空间,它们散布于都市街巷、楼宇商圈、城乡社区,以独具的美学特色,美化了市民生活,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二是功能性。新型文化空间荟萃文化、表达艺术、分享美学,具有阅读、展览、展示、展演、交流、分享等一种或多种文化服务功能,其形态上既有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创意空间及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等艺术场馆,也有集聚多种功能的综合文化空间。

    此次发布的首批71家“向善向美,品质鄞州”公共文化艺术空间,形态新颖,功能跨界,内容丰富。其中有“带梦胡同”等园区共享型的空间、堇书房等阅读空间、毕春芳艺术馆(戏曲特色文化空间)等博物馆(艺术馆)、天童老街等文化街区、走马塘汝意箜篌馆等艺术家工作室、黄鹂新村鹂西走廊等社区文化活动空间以及“木与生活”艺术展厅等跨界文化空间。

    三是人文性。突出人文内涵和人文品质,注重植入城市历史、人文和地方文化,注重空间营造和空间设计,注重地方特色和审美风格,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美学品位。

    比如,在院士公园内的宋韵·堇书房,打出宋韵主题城市书房的招牌。“这里有草木、有书籍、有四季,扑面而来便是千年宋韵的浮生繁华,八小时以外我常常来此打卡,感觉一下弥漫在此间的海丝宋韵、明州宋风和宋式美学,是我在喧嚣都市丛林的栖息之所。”在南部商务区写字楼上班的唐小姐成为宋韵·堇书房的常客。

    四是创意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质高、环境雅,体现时尚开放、底蕴厚重等城市文化特质,在空间设计、功能设置、环境布置、氛围营造等方面具有创意性、沉浸式、智慧化,既体现现代审美、现代气息和现代特质,又有着对地方代表性的特色文化的现代表达,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利用。

    五是多样性。新型文化空间在形态、规模、功能、主体上呈现多样化。既可高大上、美而靓,也可精而特、嵌入式;在建设运营主体上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社会力量。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王应麟读书节上,全新落成的咸笈·堇书房惊艳亮相,它由咸祥镇联合鄞州区图书馆、新华书店精心打造,以高颜值的设计和独特的书香环境,在边远乡村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这些年来,鄞州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从量到质、从点到面’的整体提升,也凸显了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县创建历程中的‘精神共富,文化先行’。”张行君说。

    

    突破在地性 他们纷纷选择在鄞州扎堆

    

    

    

    

    近年来,宁波的文化艺术事件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其中,鄞州成为弄潮儿,各种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文化现象。

    不断涌现的文艺网红地,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品格,将一群志同道合的“有趣灵魂”集聚起来。

    那么,他们为什么纷纷选择在鄞州集聚?

    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文杰长期广泛深入地调研宁波推进城市艺术场馆建设以及构建高品质文化圈的整体情况,在他看来,鄞州善于筑巢引凤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鄞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硬核实力为文化空间先行示范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公共文化空间的供给数量,而且还影响着其品位和持续发展。鄞州区经济发展迅猛,鄞州名列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五,三次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浙江省文化强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均位居宁波市第一。同时,鄞州实施“精特亮”工程,不断推进城市空间“破茧成蝶”、城市品质提档升级。这为鄞州公共文化空间的时代发展提供了基础、机遇与空间。

    鄞州区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为文化空间高品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事实上,在鄞州,以文化空间为媒,艺术生活化的历史,早在10多年前就已开启。2013年鄞州已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进城市(县市区)。强大的经济实力、开放的文化环境,也吸引了大量艺术家及画廊、剧院、名家工作室、艺术机构等不断进驻。

    出入艺术空间的主理人潘高峰是一位设计师,这位新宁波人从去年8月进驻鄞州紫荆汇办第一场展览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场展览。在他看来,这里的居民善于接受新的观念和事物,当代艺术氛围相当浓厚。他所立足的鄞州也比想象中更时尚和包容。他邀请来办展览的艺术家,大多是成熟的在全国有市场竞争力的艺术家。“我尝试做一个兼具国际性和专业性的当代艺术空间,或者说是画廊,立足宁波,打造可持续竞争力。”

    新时代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文化空间发展提供了有效动力。近十年来,宁波常住人口迅速增加169.3万人,达到954.4万人,鄞州区人口达到164.8万人,净增量居各区(县、市)首位,人口文化素质、文化需求品质明显提升。

    宁波作为新一线城市,青少年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据不完全统计,鄞州区艺术培训机构数量超过800家。文化艺术消费人数异军突起,“打卡”文化空间,日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便捷而必不可少的文化体验。

    

    高品质文化圈 赋能城市有机更新

    

    

    

    如果说一个个高颜值的文化空间像我们这座城市金色的插页,那么蕴含其中的创意设计和文化活动,就是翻开宁波这部具有千年历史的作品的序言和正文。

    “这里不仅有书香,有音乐,还有文化IP的植入,有共享共建共赢理念的实践和探索。”近一个多月来相继开放的三家高品质文化空间——新华书店·山外、宋韵·堇书房、咸笈·堇书房的运维方,鄞州新华书店总经理许静杰对文化空间凸显软实力的运营之道,有许多的感悟。

    面对城市更新、商业创新,面对各类新世代客群,许静杰认识到,团队和项目条件依然非常重要,但如果没有人在一开始导入场所精神和生活方式,不去“人格化”地来把控项目的品牌和内容,没有最初的核心社群,是很难走长远的。

    “这三个文化空间都是由历史遗存及废旧闲置空间改造而成,经过活化利用,将它们整体提升成有内容、有温度、有连接的城市文化生活新地标,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赋能。”许静杰告诉记者。三个空间都是走资源整合、合作共建的路子。“新华书店·山外”是宁波新华书店集团与东吴镇精心打磨之作;宋韵·堇书房是鄞州区委宣传部、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重点打造的宋韵主题城市书房,由区图书馆和鄞州新华书店合作共建;咸笈·堇书房由咸祥镇联合鄞州区图书馆、新华书店精心打造。“我们做微笑曲线的两头——规划和运维,在运维上,三个空间揭牌开放之际,巧妙地植入不同的IP——书香宁波日启动活动、东亚宋韵文化学术研讨会和第十二届王应麟读书节,从实际效果来看,反响都不错。”

    “在目前城乡增量空间约束不断趋紧、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必须更好地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行盘活、设计和塑造,构筑起更有温度、更富活力、更具美感的‘魅力之城’。”张行君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规划公共文化空间的长远发展。

    文化空间与都市街区有机融合,艺术与城市发展交融并茂。南部新城集聚了华茂美术馆、纳得美术馆、汇港美术馆、紫林坊艺术馆、DemoHood青年创意社区等5家美术馆,并以其开放性、现代性、艺术性等特点,使冰冷的写字楼转身成为汇集潮流与时尚的艺术空间,与时尚街区、区政府等串联形成一个纵向人文商务轴。作为鄞州区“十四五”时期十大文化项目之一,由宁波新华书店集团旗下鄞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运维的“Y+”文化艺术综合体落子鄞州南部新城,目前正在谋划推进,项目集艺术中心、阅读之城、声音小镇、文艺社区于一体,不久的将来宁波又将新添一个打卡地标。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艺术建筑正赋能城市老旧空间改造。如DemoHood青年创意社区利用白天鹅毛巾厂改造而成。白鹤街道在丹凤社区、紫鹃社区利用社区陈旧的公共空间,更新为“家门口美术馆”。

    文化点亮“公园城市”,开启城市生活美学的新路径。鄞州公园与院士公园是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绿荫中有李元摄影艺术馆、白美术馆、吴永良美术馆、宋韵·堇书房。据了解,在白美术馆旁,接下来还会有一家颜值和品质俱佳的堇书房亮相,目前整体建筑和装修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围搭建美化,待整体风貌更具书房韵味后将对外开放。

    美好生活需要用文化点亮,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市民生活“美不美”。创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鄞州区还将有大动作。一方面,让“文化传承”赋美城市气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注入具有鲜明特色、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另一方面,聚焦文化赋美,充分发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提升城市品位和生活美学上的作用。

    用“文化星火”点亮城乡生活,让文化的表现形式不限于剧场、不囿于围墙,而是闪亮在不期而遇的每一个瞬间,这不是梦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