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让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速度迎来飞跃。 |
张凯凯 蒋煜明 黄媛 文/图 随着机器轰鸣,一处紧邻铁路的新增违法建筑被逐渐“瓦解”。近日,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快速拆除一处铁道边新增违建,面积约500平方米,在维护市容秩序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该问题能够得到迅速有力的处理,主要得益于大碶街道综合执法指挥室和综合行政执法队的成立,以及各项机制的不断健全。通过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各司其职变成攥指成拳,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以前很多‘尴尬症’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大碶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室负责人回忆,当时,值班工作人员接到片区网格员线索,称徐阳工业区有个棚屋似乎是违法搭建。于是街道“三改一拆”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和村干部迅速集结,实地调查情况。 经核查,该处建筑位于一片林地上,紧靠着萧甬铁路。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执法人员调查到违法建筑的当事人是一名私营业主,私营业主在承包这块土地后在上面搭建了棚屋用于仓储,之后又转租给他人,承租者在棚屋里放置了大量模具材料。 掌握情况后,执法人员当即向违法建筑搭建者进行普法宣讲。搭建者表示认同理解,答应配合拆除违建,但表示困难在于目前自己并非直接使用人,由于已经租给他人,需要承租方先将棚屋腾空。 执法人员又找到承租方讲明法律法规,对方一开始觉得腾空后需要找新地点放置货物,一来二去耗费精力、成本,不愿配合。执法人员和村社干部等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终于将其说服,当事人及时搬离货物,为拆违打下基础。 无独有偶,近日,北仑区霞浦街道也借助“大综合一体化”机制,拆除了一处农村新增违建。 霞浦街道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位于河西村一处建房存在私自扩建行为,如不及时拆除,将会给后续处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困难,还会给当事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网格员迅速将上述情况反馈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室,指挥室随即安排执法队、“三改一拆”办及村社干部联合处置,形成强大合力。违建当事人表示,本想在旁边多扩出一部分,方便以后出租住人,现在知道错了,愿意配合整改。最后该新增违建被彻底拆除。 “通过组建网格员队伍、下沉执法人员力量等方法,在北仑区综合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指挥室的统一指挥下,我们已经构建‘及时发现,联合快处’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形成‘综合执法+村社’‘综合执法+网格’‘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管模式,促进违法搭建等各类违法行为高效处置。”北仑区“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今年8月份以来,北仑区第二轮“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开始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相继挂牌成立,部门执法力量下沉街道集中办公,成立“大综合一体化共享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补上了过去不少工作的短板,推动了“多个部门执法”向“一张网”治理转变,进一步实现了基层执法力量的整合和扁平化管理,让基层综合行政执法速度与效率齐飞。 在问题中总结,在实践中前行。未来,北仑区将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北仑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充分展现执法改革成效,不断提高政府依法高效行政能力,增强人民群众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中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