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第一线。(徐晨燕 陈敏 摄) |
通讯员 徐晨燕 王 俊 记 者 陈 敏 新年第一天,同为党员的宋海建和崔灿夫妻俩奔波在抗疫一线,此时,他们的家人陆续“中招”。他俩无暇照顾,在出门前叮嘱一番后,共同投入这场“疫”战:一个在急诊室值夜班,一个在重症监护室里值夜班。 “太忙了,都没时间打电话问下家里情况。”宋海建是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当天是他值班,从早上8点一直到半夜12点。而此时,他的父母和两个孩子都发烧在家。 “从上班到下班,不停有需要抢救的病人进来。”宋海建医生说,从早上8点接班到晚上12点下班,几乎一刻不停。他所在的组收治了约40名抢救患者,中饭也没来得及吃,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匆匆扒了口饭。他只是早上出门前叮嘱了父母降温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就再也没时间顾得上问问家人的情况。 宋海建的妻子崔灿也是该院的一名医生,当天她也值夜班。 “科室很多医生调去急诊科支援了,就没开这个口。”当得知两人都要值班,崔灿只迟疑了一下,便急急赶往重症监护室。 “全科室人都挺身而出,我们作为党员更不能往后退一步。”宋海建和崔灿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该院不少夫妻医护人员这个元旦假期都是双双奔赴抗疫一线。朱立军是急诊科的一名医生,而妻子俞菲尔则是急诊科的一名护士。“家里哪还顾得上,全交给老人了。”俞菲尔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已经连续2星期没有陪过孩子,都在急诊一线忙碌。 “家里都‘阳了’需要照顾,你明天去休息吧。”昨天,急诊科护士徐科家被护士长强制下了“休息令”。 从上周开始,徐科家全家人都中招。一边是发着高烧的“病号”家人,一边是科室里连轴转的同事。徐科家决定带着发烧的女儿来急诊室。 “同事们都是咬牙顶着,实在不忍心请假。”徐科家把7岁的女儿放在了人流相对较少的注射室里,自己则在外面的输液室忙碌,抽空照顾下孩子。 得知消息后,护士长给徐科家下了“休息令”。没想到当天回家后,徐科家自己也开始发烧。三天后,刚刚有点退烧,徐科家就出现在医院。 这波新冠疫情以来,李惠利医院的日急诊量已接近1300人次,进入抢救室治疗的危重患者达到150人次,已经远远超过日常水平。急诊成了首当其冲的第一线,广大医生护士咬紧牙关冲锋在前,他们中有不少人像徐科家一样,家里人都“阳了”,可作为医护人员的他们,却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疫一线,只为守护市民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