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晶医生一手搂着氧气袋,边吸氧边指挥抢救病人。(陈莹 摄) |
记 者 陈敏 通讯员 陈莹 胡张远 抢救室里,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医生插着鼻导管、单手抱着一个氧气袋,一边吸着氧一边指挥抢救急重症患者。连续四天了,在余姚人民医院抢救室,这一幕让人既揪心又感动。这位“轻伤不下火线”的医生是该院医务部派驻抢救室的杨晶。 杨晶医生也“阳了”,体温一度到39.5℃,因为带病上岗,发展成了肺炎,胸闷气急,可抢救室离不开他,不得已,他只能抱个氧气袋一边吸氧一边继续上岗。 上个月,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传播,医疗机构急诊科压力陡增,余姚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派遣杨晶前往医疗救治“第一线”,负责分流患者、医疗保障、现场协调等工作。常常需要早中晚加班,工作时间最长的有10多个小时。 杨晶的工作需要直面急重症患者、分流各类人群,还要处理病房内的突发状况、协调解决医院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先锋队”,也是“救火兵”“润滑剂”。没多久,他便无可避免地感染了新冠病毒,高烧,肺部也出现了炎症,繁重的工作下,杨晶渐渐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胸口发闷,还出现了气急的症状。 同事们一个个还在“奋战”着,每天有近60名患者需要分流,病床上躺着大量的患者需要照护……看着这一切,杨晶选择了坚持。 “现在大家的工作都是饱和状态,原本设置27张床位的抢救室却满满当当躺着近60名病人,即使这样,还有患者在门口等床位。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拼命三郎’和‘拼命三娘’。”“没事,吸一会氧,胸闷气急的症状会缓解,感觉自己还能撑下去!”杨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