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1月1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

王琪作(新华社发)

    

    

    

    

    林志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实施以来,社会各界认真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实绩。宁波开放大学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宁波市家长素养调研报告(2022)》显示,宁波家长素养总体水平良好,但距离群众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仍有提升空间,还存在薄弱环节和短板。当前,宁波正聚力以“两个先行”引领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亟须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相关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扎实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增强家校社协同共育效能,推进建设家庭友好型社会。

    A 进一步加强执法检查宣传

    《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责任、国家支持和社会协同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家庭教育不再是关起门来的“家事”,而是法定“国事”,因此,不仅要依法行事,还要让法律“长出牙齿”。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探索家庭教育训诫、责令、督促监护令、指导令等工作机制,压实家庭教育各项工作责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人大执法检查,开展政协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并且加大普法和执法宣传力度,形成警示训诫威慑效应,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B 进一步注重儿童主体视角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最终旨归,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儿童不仅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对象,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特殊而重要的平等主体。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健全创新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要进一步“发现儿童”,真正认识和体现儿童是目的、落脚和归宿,以儿童健康全面成长为中心,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的动能。要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和创设条件,在儿童成长的各个环节,在家庭、学校(幼儿园)、社区等学习、生活、娱乐、交往场景中,鼓励、动员儿童积极介入、参与、主导、负责自己成长的有关事务。

    C 进一步健全联动机制平台

    加强政府统筹协调,把家校社协同育人纳入工作考核评价,进一步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家庭尽责、学校指导、社会协同、专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妇儿工委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督促作用,健全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的联动协同机制。家长学校是经过多地长时的实践做法,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重要阵地形式和渠道,也是社会支持接入的良好通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完善市—区(县、市)—街道(乡镇)—校(园)/社区(村)四级家长学校体系;充实社区(村)家长学校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妇幼保健医生、妇联干部、社工、志愿者等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丰富家庭教育学习的优质资源,以数字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着力破解家庭教育热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D 进一步强化家庭家长支持

    更加重视“家庭”作用,增强各项政策的“家庭化”,赋能家庭家长,增添家庭教育资源和动力。更加突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公共品性质,加大政府采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力度,普遍增强家长家庭教育意识和技能。在生育、托育、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赋税、保险、社区(村)基层治理、未来社区(乡村)建设等关系家庭福利的政策中,为整体性的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降低经济、时间、精力、情感等层面的成本、压力和风险。在不断深化“儿童友好型”“青年友好型”“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基础上,大力推进“家庭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家庭教育和家庭建设的效能。

    E 进一步融合兜底普惠措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家庭教育在共同富裕社会建设中,具有即时和代际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高质量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发力,既要对经济困难家庭、残障人士家庭、罪错未成年人家庭等弱势人群进行救助帮扶兜底,实现广泛的家庭家长享有公平均衡普惠的家庭教育指导支持服务;又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规范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为家庭家长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指导支持服务,满足家庭家长多样化需求。

    F 进一步重视乡村家庭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此,要发挥高校优势,将全市高校家庭教育资源引向乡村;深化“母亲素养工程”,加强对农村妇女支持帮扶,提升农村母亲家庭教育素养;深化扩大浙江省家庭教育工作试点,建立健全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要突出城乡融合,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发掘利用乡村独特资源,以研学旅行、产教融合等项目内容,加快城乡间家庭教育资源流动,让乡村家庭教育获得更多经济、精神、文化上的融通和提升,触发乡村更强的原生动力。要结合农村礼堂、农家书屋等建设,完善提升乡村家长学校,建立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志愿者队伍,大力丰富乡村家庭教育数字资源,研究探索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本文为宁波网络与传播研究基地《共富视域下的家庭教育数字鸿沟问题与对策》(YJJD-WL-202206)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开放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