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1月1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滨海地理研究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李加林 马仁锋 林雄斌    

    

    宁波海洋资源要素丰富多样,港口建设成绩突出,产业基础较为完善,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发展基础,与此同时,对照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要求,在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海陆统筹等方面亟待加强。滨海地理研究聚焦地球表层陆海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海岸带资源调查、国土空间利用与规划、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村镇规划与交通规划等重要领域,为加快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加强滨海地理研究要结合区域特色与优势,不断构建服务陆海生态文明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研究平台,完善面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引领陆海资源环境与国土空间管理等学科交叉发展。

    一、滨海地理研究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提供学理支撑

    围绕高密度(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工业化程度高、陆海航线密度大)与高通量(河口、港口、海岸)的海岸带地区地域特点与地域优势,宁波加强滨海地理研究要深化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海岸带海湾资源环境本底调查、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近海古环境重建、港城关系调控、滨海城镇规划与古村落保护、滨海生态环境遥感与监测等领域形成系列创新成果,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宁波大学地理学科作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A类),聚焦滨海地域特色,形成滨海自然地理、海洋经济地理、海岸带遥感应用三个特色鲜明的滨海地理学科方向,多项成果受到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浙江省委省政府、宁波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用,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能力与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

    一是围绕海岸环境脆弱带,聚焦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关注海岸带与海域自然资源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聚焦海岸带资源“调查—评价—开发”技术、海洋功能区划、气候变化与减灾防灾等要求,着重推进海岸海域自然资源的综合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与规划;推进海岸带资源承载力与环境脆弱性研究,将陆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脆弱性理论方法引入到海岸带资源评价,科学指导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推进海岸带湿地保护、自然海岸线保护、海岸带国土空间综合管控等研究与实践,协同推进海岸带开发与保护。

    二是围绕滨海地区人地关系,聚焦滨海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聚焦滨海地区土地利用、产业集群、城镇演变、空间规划等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加强海岸海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基本规律的研究,着重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与规划、城市演变与人口迁移、海洋旅游开发与规划等研究和实践;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乡低效用地与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调查及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针对陆海统筹视角下海洋产业发展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容量,探讨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

    三是围绕海岸带生态关键带,聚焦滨海地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结合海岸带生态关键带资源环境监测与生态保育,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开展滨海自然资源调查与保护监测,提升遥感技术在海岸带复杂地表区域的应用能力,推进生态减灾修复适宜区调查及修复对策研究;推进空谱融合的地物精细提取技术研究,以多源遥感数据开展海岸海岛资源环境调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级。

    二、加强滨海地理研究助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思路举措

    为充分发挥滨海地理研究在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中的助力效果,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锚定建设方向、整合相关资源,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中进一步发力,强化滨海地理研究和实践的地域优势及研究优势。

    一是强化滨海地理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凸现专业优势。陆海国土空间的利用、规划与治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为更好发挥滨海地理研究在省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整合相关资源,强化滨海地理研究特色,以滨海地区人地关系为研究核心,围绕海洋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战略,不断形成以海洋海岸海岛资源环境研究为引领,以滨海城镇国土空间利用、规划、监测、运营为重点的滨海地理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滨海地理研究的学科特色、专业优势与协同效应,与海洋、环境与经济管理等关联学科形成交叉研究、多点发力,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修复、海洋空间治理、海洋经济与产业发展、陆海“双碳”科技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有效助力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

    二是构建服务陆海生态文明的资源环境持续利用研究平台。滨海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既需海洋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硬核引领”,也需摸清东海家底及其优化利用的滨海地理的“基础支撑”。尽管我市已逐步建成宁波海陆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和共建的浙江省新型重点智库——东海战略研究院,虽在东海海洋资源环境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仍难以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陆海统筹的实际需要。因此,需重点加强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海岸带生态修复、海洋地缘经济、海洋科技创新、海岸带国土空间规划等研究,提高平台建设能级,提升服务宁波、服务浙江、服务东海资源环境研究的综合能力。

    三是完善面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人才队伍体系。不断提升滨海地理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层次,逐步构建涵盖“本—硕博”的多层次、全环节的滨海地理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服务省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形成独具宁波特色的滨海地理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强化滨海地理在重大科技攻关和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海洋生态中心、宁波大学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究中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