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岚 近日读完《孙应时的学宦生涯》一书,作者黄宽重。孙应时(1154年-1206年),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孙家境(现属慈溪)人,著有《烛湖集》。 全书有两个主轴:第一主轴是介绍孙应时个人的成长与仕历,以其个体经历侧写南宋中下阶层官僚的生命历程。从内容上看,包括了第二《奠基乡里》、第三《学宦难兼》、第四《党禁池鱼》、第七《青史播芳》共四章。第二主轴是孙应时与其学友在道学与政治上的经历与变化,希望能在道学与政治的纠葛中,对他们有更深入的认识。包括第五《师承转益》、第六《应变世变》这两章内容。书最后为附录,即《烛湖集》简介及孙应时书文编年与整理,主要是《孙应时生平与书文年表》,内容非常翔实。 本书的写法与传统的传记有所区别。副标题《道学追随者对南宋中期政局变动的因应》,揭示了本书除了孙应时的个人学宦经历外,还有相当部分内容为道学情况介绍。第一主轴是从时间纵向上介绍孙应时的生平,主要是仕历节点等“宦”的情况。而第二主轴以《烛湖集》为窗口,将焦点从孙应时延伸到不同时期结交的学友,这些描述有点像当时的社会背景说明。将孙应时置于社会面中,阐述在道学竞合和政治纠葛的年代,他这样的道学追随者在学术发展与荣枯之间所承受的压力与相应的抉择,着重描述他的“学”的情况。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丰满的历史人物。 从孙应时的经历来看,不难体会到寒门学士升迁之路的艰难。孙应时出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一个普通的务农家庭。孙氏家族大概于唐末五代时迁至孙家境,到了孙应时祖父一代,才开始有余力读书。经过三代的努力,加上孙应时的自身奋斗,于乾道八年(1172年)进入太学学习,后于淳熙二年(1175年)高中进士,开启了功名之路。这条路是艰难的,表现之一是,中试到去世的31年时间内,他有一大半时间在家乡等待中度过,而且所任的最高官职也只是知县。第一次出仕是在回乡等待三年后,才获得出任台州黄岩县尉一职。而后因为资历、家境的关系,并未能获得晋升之路,继续回乡待阙,以教书补贴家用。之后得到友人的引荐,他获邀到致仕宰相史浩创建的东湖书院担任史家子弟的家庭教师。淳熙十二年(1185年)十月,他有机会出任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县丞。这个县是当时的荒凉之地,又是宋金战守要地。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为求仕进与俸禄,不得不去就任。他曾写过《和项平父送别》一诗:“长江风景旧闻知,雪里经行变大奇。官舍荒凉乏松竹,边城清晏少文移。有时怀古登临久,自省无才职分卑。白日闭门还独笑,读书吾亦太营私。”从诗中可以看出,官舍荒凉,缺乏松竹之类江南常见绿植,边城政务清闲,意外之得是他因此有大量时间读书,也算一乐。 升迁之路的艰难还体现在,孙应时在绍熙元年(1190年)四月出任遂安知县,两年后任还未满时,他接到新任四川安抚制置使丘崈(古同崇)的邀请,希望他能赴蜀任其幕僚。幕僚并非正式官职,但出任丘崈的幕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期待摆脱困守基层的选人身份,进而谋求晋升京官的机会。于是他放弃遂安县令一职,不远千里赴蜀成为一个幕僚。在蜀期间,丘崈与宋廷处置吴氏势力时,孙应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亲自拜访吴挺,侦探虚实,为如何处置献策献计。这让孙应时取得了京官资格,但时运不济,他受到当时的庆元党禁影响,没能得到晋升的机会。最后在常熟知县一职任满时,虽顺利通过课考,但还是摆脱不了被劾、贬秩、罢官的命运。庆元六年(1200年),孙应时罢官后回乡闲居。6年后因病去世,生命之旅止步于在今天看来还是盛年的53岁。 仕途如此艰难,但孙应时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着,努力着,他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让自己的才能造福当地。如在遂安任知县时,他处理繁杂政务之余,教化措施做得不错,主兴县学,亲讲学,彰显道学之志。在常熟任知县期间,收集文献,编纂《琴川志》。《琴川志》是后世续修常熟方志的重要基础。 在仕途不能通达之时,他选择回乡,修身养性,实践中国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理想。他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孙应时不仅仅是个官员,更是一个学者。他向当时的大儒拜师学习,先后师从陆九渊、吕祖谦、朱熹等大儒,虚心学习,力践道学。在乡居时期,他选择教书育人,身体力行,让人们知道教育读书的作用。他非常勤奋,为后人留下二十卷诗文集《烛湖集》,内含大量书信,让我们得以窥见南宋士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还原了当时中下阶层官员之间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为了仕进而左支右绌、困顿不堪的内心世界。 孙应时的坚持与努力,为孙氏家族由农而儒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来的岁月中,孙氏家族创下了“横河孙家境,官帽八百顶”的辉煌,实在是得益于孙应时所留下的重教重读的家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