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剑波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条路、那支队伍始终镌刻在人们的心里。陈伟高用近20年的时间,重走长征之路,寻访红军足迹,写下了近15万字的文章,连同精选的近百张照片,汇编成书,题为《我走长征路》。我翻开书稿,读着质朴而又生动的文字,看着真实而又鲜明的图片,激动、振奋之情油然而生。 这本书记载的是孜孜不倦的探寻之旅。红军长征走过了两万五千里,越千山、涉万水,留下了无数遗迹。陈伟高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参观纪念馆、瞻仰烈士碑,更多的是寻觅探究某次会议的确切会址、红军渡江的具体渡口、一场战斗的惨烈遗址,这些虽然只是长征路上的一个“点”,但正是这一个个“点”,构成了两万五千里的壮丽画卷。寻找这些“点”,并不是每一次都一帆风顺,一路上既有坡陡弯急、落石挡道的危险,也有岁月流逝、旧迹难辨的困扰。正是寻访过程的曲折不易,加上身临其境的现场描摹,使读者对长征的艰辛和红军的伟大更加具体可感。 这本书叙述的是大事件中的小故事。红军长征走过了两万五千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重走长征路,就是重温先辈事迹,接受传统教育。陈伟高的书里同样有对长征故事的回忆和复述,与众不同的是,他书写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当年见过红军的老人,或者是红军后代,或者是当地村民的讲述,“发掘”出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且这些故事与此情此景相融合,与当地风物相映衬,显得血肉丰满、生动感人,可触可摸、可信可敬。 这本书抒发的是不忘初心的赤子之情。长征遗迹大多地处偏远,高山大壑、激流险川,与80多年前相比,这些地方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群众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些都在书中得到了反映。特别是作者记叙的当地百姓对长征对红军的感情、对长征遗迹寻访者的热情,令人动容。同时,陈伟高对寻访过程中看到的、遇到的问题也没有回避,而是笔触含情、直抒胸臆,既有对保护长征遗迹、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也有对一些地方干部忘却长征精神、群众给予“差评”的愤慨。尤其是将这些问题与红军的事迹联系、对照起来写,让历史照亮现实,更显出作者的拳拳之心。 陈伟高是我在镇海区工作时的同事,当时他是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负责与贵州省普安县的对口帮扶工作。那些年,他数十次深入普安的村寨、学校、医院,了解当地困难,落实帮扶项目。我曾经在1998年和他一起去普安,陈伟高与当地干群的感情、对当地情况的熟悉,使我深为感动。我想,这又何尝不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陈伟高退休以后,还经常受邀宣讲镇海抗战史实和朱枫烈士事迹,畅谈重走长征之路见闻,分享红色之旅感受,他的“长征之路”还未走完,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