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理论周刊·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0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场景(新华社发)

    

    

    张晓林           

    

    观点提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必要性,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百年奋斗进程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所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道路。我们强调“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辉煌业绩毫无疑问是最鲜活、最有力的诠释和见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缘何而来?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实践中、发展中形成和创立的,因此,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点、实践观点、发展观点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增强历史的自觉性和历史的主动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于历史的接力探索之中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紧紧联在一起的,是与党领导的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紧紧联在一起的。在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显而易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畏艰险、不屈不挠,不断接力探索、开创发展起来的。党带领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也不断深入,在战略上日趋成熟、在内涵上日趋丰富,在高度上日趋提升,从而成功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不难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是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前后接续、一脉相承、渊源相继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可割裂的历史进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置放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宏大、深邃的历史背景下来理解和把握,才能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和艰辛感,倍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开创历尽了筚路蓝缕的艰难困苦、历尽了数不尽的各种代价,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立足于中国国情这一最大实际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引领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强国富民之路、实现国家现代化之路,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说,立足中国国情这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核心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中国历史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曾经是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根本原因就是从实际出发,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革命是这样,建设和改革也同样是这样。新中国成立之后,当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同样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一个是长期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险和考验的严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一个是国家人口众多、贫困落后、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如何在一个有着人口众多、经济社会落后、外部环境挑战频发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异常艰难的时代课题。解决这一历史性的时代课题,既没有书本的现成答案,也没有可资援引的现实范例,只有从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路来。以此为出发点,我们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并由此确立了一系列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引领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重大发展成就。

    党的十九大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国情发生了新的变化。经过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我国国情的新变化新特点出发,我们党提出发展进入新阶段,确立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预示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涵的丰富和质的飞跃,必然引发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升级、产业体系的重组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化和进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态势清晰可见,彰显和含纳的现代化的意义一目了然。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准确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建设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推进共享发展,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努力。

    由此可见,深刻认识并牢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才能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动摇,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中不断拓宽、不断深化、不断丰富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在历史和实践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拓宽、不断发展,充满着勃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我们始终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发展,不停步,不止步,不犹豫,一往无前,爬坡过坎,战胜无数的困难和风险,确立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确立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经济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在政治领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社会领域,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环境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在党的建设领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完善和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体制机制,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和脊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发展中不断拓宽、不断深化、不断丰富,前景光明致远。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在新的征程上,面对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是我们矢志不移、砥砺前行的奋斗方向。

    (作者系《求是》杂志原总编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