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黄 程 通讯员 茅焜裕 虞昌胜 “如果没有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的科创协同发展平台,我的科研成果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产业化。”近日,清纯半导体(宁波)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公司董事长张清纯教授感慨地说,“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建成投产,是政府、企业和平台三方合力的成果。” 据了解,张清纯是国内新一代半导体碳化硅研究的领军人物,清纯半导体作为全国领先的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和供应商,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在碳化硅器件核心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现国内产线量产的企业。 清纯半导体的成功,不是个例。自2013年1月复旦大学与宁波市合作共建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以来,研究院立足长三角区域,已累计培育孵化600余个产业化项目,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其中200多个项目在宁波实现产业化,更有一系列项目成长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明星企业,2家企业成功实现上市。 这些优质项目中,有不少创下了宁波市、浙江省、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比如,研究院培育的“察微病理”项目已成为拥有国内最顶尖技术的病理设备行业领军企业,其研发的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成功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治臻新能源”项目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供应商,并投产全球最大的年产千万片级金属极板产线,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由研发阶段进入规模化示范应用时期;“鼎声微电”项目作为首个国产汽车电阻品牌,成功破局国产汽车电阻供应几乎空白的市场格局…… 随着一个个创新项目的落地投产,研究院旗下多个创新载体陆续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国科技创业孵化贡献奖、中国百家特色载体、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重要荣誉,依托这些平台,更多新项目、好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据悉,近期研究院还获批成为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在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研究院逐步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形成了一条专业化、属地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运作路径和发展模式,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研发和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复旦与宁波结缘十载,成就了一段校地合作的佳话。希望双方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共享科技创新新机遇、共创创新合作新局面、共赢创新发展新未来。”在日前召开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十周年发展大会上,市政府有关领导对双方合作给出高度评价,并对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未来怎么发展?“如果说过去的十年,研究院在做‘10到100’的成果转化,那么未来,我们聚焦前端研发,做‘1到10’的事。”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彭军说,未来发展的方向基本确定,主要围绕三大创新平台建设,“分别是生命健康与转化医学领域的谈家桢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及远期规划的新能源新材料方向的新平台”。 其中,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已经正式揭牌。据悉,在复旦大学、宁波和前湾新区的三方支持下,研究院成功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张清纯教授团队共同建设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研究所,总投资约4.6亿元,将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国际领先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研究中心,打造宁波“碳化硅谷”。 “争取在‘十四五’时期,将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打造成为沪甬合作、浙沪合作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更好地支撑宁波市经济社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校地合作示范工程。”对于未来,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负责人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