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夙伟 2月7日,有网友发文称,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城管上街清除商户的春联,当天已经清理了一部分。多张网传照片显示,数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撕掉一商户门口两侧的春联。消息发布者说:“正月十七,甘肃武威凉州区部分商户春联被城管清除。”对此,不少网友表示不能理解:春联是传统文化,并不会影响市容市貌(2月9日京报网)。 当地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每年春节过后,他们都要进行一次市容市貌整治,所以对影响市容的破损春联进行了清理。但有商户表示,很多春联是完好的,也被清理了,“从去年开始就这样,不知道什么原因”。 贴春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店铺不论是开在主干道旁还是背街小巷里,春联当然也要贴在沿街大门上,以图一点“喜气”,这不过是文化常识而已。现在,正月还未过完,才正月十七,蕴涵着厚重寄托的春联就被撕去,显然让商户反感。 即使撕去的是出现破损的春联,也没必要。时日一长,春联当然会破损、褪色,但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文化的景观。比如,许多老宅上的对联,早已褪尽本色,但因为其中有着岁月的洗礼,事实上也更耐看。如果确实有碍观瞻,已经不符合市容管理的要求,那么,也应该是做一点劝导工作,让主人主动处理而已。春联贴在商户的自家门前,城管擅自撕去,显然缺乏对商户的尊重。 其实,城市管理中如此强求一律,已然不是个别现象。比如,一些城市动辄要求商铺的门面和店招,统一尺寸大小、风格样式,于是,本乡本土多姿多态的风情不再,街面看上去单调乏味,甚至面目可憎,城市管理者却沾沾自喜,以为“市容美观”。 确实,撕春联撕不出市容美观,某种意义上说,撕的也不是春联,而是文化。当地城管的行为没有尊重民风民俗,显得野蛮粗暴,而当如此荒腔走板行为层出不穷,优化城市管理理念,尤其是对管理的“任性”进行有效约束和规制,就值得引起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