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300多岁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郭巨抬阁要“瘦身”

    

    

    

    

    记者 孙肖

    

    这几日,在位于北仑郭巨街道的非遗传承中心内,郭巨抬阁的新一代传承人、西门村村民赵其立正忙着为村内唯一的抬阁丈量和记录尺寸,并按照上一代传承人汪玉庠的嘱托,对这座抬阁进行复刻和改造“瘦身”。

    “我师父上个月去世了,现在我要接过他的衣钵,把郭巨抬阁传承下去。”今年67岁的赵其立告诉记者。

    郭巨抬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以条木制作,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舞蹈、绘画、戏曲杂技等艺术为一身,充分展示了郭巨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2015年,郭巨抬阁被列入第四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西门村的这座抬阁,最高处大约有4米,宽约1.5米,阁上有“戏台”,能坐4个扮演成古装人物的孩子。据赵其立介绍,这座抬阁是用实木打造的,自重达300公斤,再加上4个八九岁孩子的重量,总重量超过400公斤,而一座抬阁在街上巡游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

    “我小时候,村里每逢春节和元宵都能看到抬阁表演,那时候村里多的是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现在村里抬抬阁的人,人均年龄60岁,最年轻的也有50多岁了。”赵其立说。

    “要把郭巨抬阁传承下去,首先就是要让大家能抬得动,师父在世时,就想着要为抬阁‘瘦瘦身’,他的遗愿,我来帮他完成。”赵其立表示。

    记录下郭巨抬阁的相关数据后,赵其立请教了村内的老木匠。响器木偶的传承人纪昌德为其出谋划策:在保持样式的基础上,按比例缩小尺寸,或选用更适合的材质,以减轻抬阁的分量。

    郭巨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曹晗嫣告诉记者,现在整个北仑只有西门村有抬阁,希望举全村之力,让这个300多岁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