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瑄 通讯员陈晓众 王旭东)由于暂未建设危废储存设施,日前,宁波正立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实验室将产生的危险废物存放在楼梯储物间。搁在过去,发现这样的情况,按照有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企业将被予以相应处罚。 得益于入选了宁波生态环境正面清单,该公司不仅能够“轻微不罚”,还可享受环保专家的上门指导和服务,按照相关标准存储危废。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去年生态环境正面清单制度实施以来,宁波已发展正面清单企业256家,其中包括全国单项冠军企业和上市、拟上市企业93家,另外还发展正面清单培育企业1058家。目前宁波正面清单制度已在全省推广。 如何让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不再“硬碰硬”,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年来,宁波通过数字化改革和科技监管,将发现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关口前移,打造预防式执法监管服务体系。 形象地说,就是“服务先导、无事不扰,只查一次、一次查全,数字预警、轻微不罚”。主要内容包括第三方先导服务、非接触科技监管和数字化预警管控,涵盖正面清单、绿色保险、生态环境议事厅、绿岛模式等生态环境体制改革创新举措。 正面清单是其中一大亮点。去年以来,宁波优先将“上市、拟上市、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制造业‘四梁八柱’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生态环境部门对清单企业“无事不扰”,实施远程非接触式监管,目前已开展相关非现场执法586次,发现的18个问题由企业自行整改。 对正面清单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确定建设项目管理、环境信息公开等7个方面共18个不予处罚事项。同时组建专业化帮扶队伍为清单企业提供绿色体检和保姆式帮扶,解决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累计服务企业千余家,避免企业被行政罚款超过7000万元。 该负责人表示,生态环境预防式执法监管,不是放松监管,而是通过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绿色保险在全市推广,累计覆盖20个行业,保额超过19亿元;绿岛模式在北仑试点,以产业园为单位解决企业治污难题,1000多家企业受惠。 通过科技赋能,提高监管成效。全市火电、热电、垃圾焚烧等重点污染源联网实时监测,对电镀、铸造等行业企业实施环保设施用电监测,出现异常90分钟内预警提醒,企业90分钟内进行处理不予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