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27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风渐劲四明暖

——余姚奋力打造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

高山云雾茶成为余姚四明山革命老区的富民产业。(余宣 供图)

    

    

    

    

    

    

    记者 何峰

    余姚市委报道组 劳超杰 

    

    早春二月,四明湖碧波轻抚。

    万亩果园静待春风送暖。位于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果香园”内,种植大户何达峰正忙着给樱桃树松土、施肥、修枝。

    “前年,余姚樱桃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名气更大了。等到樱桃树开花,来这里踏青的人会多起来;等到樱桃红了,这里肯定游人如织。”春风里,何达峰充满期待,“这片红色的土地,会开出最鲜艳的花朵,也会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这片红色的土地,曾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这片红色的土地,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2018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重要回信,温暖了四明大地,为新时代革命老区建设指明了方向。

    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去年,余姚四明山区域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6亿元,比2017年增长29.6%,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的画卷已徐徐铺陈,展现了老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图景。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

    牢记嘱托,余姚扎实推进“前哨支部”建设,推广党员“联六包六”工作法,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每名党员联系6家农户、包干6项事务。村党委每做一项重要决策、实施一项重点工程,哪怕只涉及一户群众,党员干部都会事先到联系的群众家里坐一坐,听听他们的意见。”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告诉记者,传承好红色基因,党员带头苦干实干,横坎头村去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366.34万元,比2017年增长10.3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前哨支部”,就是挺在一线的“战斗堡垒”。

    “村里盛产茶叶,但附加值很低。要改变现状,必须发挥党组织的作用。”陆埠镇裘岙村是“四明山妈妈”故事的发生地,村党支部书记裘明辉说,以前茶农各自为政,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几年前村里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前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集聚在产业链上,实施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推广,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裘明辉自豪地说,目前,村里光是合作社成员的茶叶年销售额就有1.8亿元。

    一片茶园育富山、一颗樱桃成富果、一林柿子造富村、一块大糕创富业……农货出山、山村出名,红薯粉丝、番薯枣子、高山云雾茶、香榧等四明山物产纷纷从“地摊货”华丽转身为“网红款”。这背后,是余姚近些年按照“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的指引,推动四明山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

    建设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打响“四明臻货”区域公用品牌服务老区农产品推广……品牌物流同时发力,线上线下结合,乡土货做成了大生意。去年,传统小吃梁弄大糕的产业规模超过6000万元。“特色产业提级壮大,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农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梁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25元,比2017年增长66.63%。”梁弄镇党委书记李军告诉记者。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大项目频频落子,进一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余姚正高标准建设四明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唐诗之路”“红色之旅”“五彩梁弄”等一批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形成集红色、景观、文化、发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四明之窗”百里红诗路。

    位于梁弄的“希望的田野——横坎头田园综合体”占地420亩,集农业种植、物种繁育、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于一体。“一开业就成网红打卡地,今年形势肯定好于往年!”面对重燃的“烟火气”,新希望文旅开发运营总监张晓波说。

    “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望。

    近年来,余姚不断加大对四明山革命老区基础设施、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投入,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保障、更幸福。

    就在上个月,兼具公交客运和旅游服务两大功能、投资2500万元的四明山镇客运综合服务站正式启用,这是完善老区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的又一写照。

    樱花盛开,红枫吐新,四明山将迎来最美的季节。“客运综合服务站投用,将大大增强四明山的旅游承载能力,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四明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余姚还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打造四明山革命老区新时代共同富裕样板区的战略重点,区域内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不断优化,“爱心营养餐”等制度全面落实。同时,老区4家镇卫生院全部创建为省级标准化卫生院,38家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率100%。

    充满生机的革命老区,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创业,而老区也因年轻人更富活力。

    “大家好,欢迎来到直播间,我手上拿的是农户手工制作的番薯枣子,香甜软糯……”四明山镇唐田村的唐美红经常在镜头前向网友热情介绍四明山的特产。唐美红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了几年,发现四明深处商机无限,便回到家乡,借助直播平台销售农副产品,为农民增收插上“数字翅膀”。

    留学德国的黄徐洁,放弃一线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横坎头村开起网红农家乐,她还被选为横坎头村村干部,带领大家“再接再厉、苦干实干”。

    革命老区,也因年轻人变得时尚。

    曾是一家国际旅行社总经理的王文艳,去年完成了人生的转型,来到梁弄创办生态农场,成为“新农人”。她在农场周边陆续开办四明手作非遗体验馆、三平方咖啡馆、村口大树小酒馆等个性空间。“之前的20年,我带大家去看世界各地的风景;接下来的20年,我要让世界看到老区的美好。”春风里,王文艳自信满满。

    抬头已是千山绿!东风渐劲、春色愈浓,四明山革命老区越来越“年轻”,蓬勃生长,充满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