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与制造“翩然共舞”

——宁波加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记者 徐展新 殷聪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场景下,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联系愈发紧密。它们就像DNA双螺旋结构,相互依存、彼此融合、共同演进。

    锚定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宁波,自然不能错失“两链融合”的风口与浪潮,将“造”和“创”紧紧绑定在一起,作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重点与关键。

    “到2026年,全球影响力、智造引领力、创新驱动力、生态吸引力、示范带动力大幅提升,生产端、贸易端、消费端和科技侧整体贯通,初步建成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到2035年,成为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基本建成全球智造创新之都。”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的部署铿锵有力,折射出宁波追求“智造创新”的雄心壮志。

    甬江科创区踏上建设“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新征程,“国字号”石墨烯创新中心、“隐形冠军”路宝科技接连登上央视《焦点访谈》……进入新春的宁波,踩着稳健有力的步点,一笔一画将蓝图化作现实。

    “两链融合”的时代舞台上,宁波的科研创新与生产制造,正在“翩然共舞”。

    “大手笔”构建“大平台”

    随着倒计时数字的不断跳动,一款由光固化树脂材料制作而成的正畸牙套,以每小时120厘米的速度,在3D快速打印设备中逐渐成型。

    这是3D打印速度的世界纪录,比传统技术足足快了数十倍。“该技术的突破,能够打破量产制造的瓶颈,甚至颠覆行业格局!”看着精心照料的“孩子”跻身世界一流,科研人员难掩兴奋之情。

    在甬江实验室骆驼园区的实验室,这样的创新突破在不断发生着。除了专注3D打印的3D数字制造创新中心,还有聚焦显示感知、光子集成、智能控制、先进电驱等重点行业尖端领域的研究平台、研究人员,正为宁波的“智造创新”挥洒智慧、浇灌心血。

    甬江实验室,是甬江科创区“大手笔”布局的一环。它的邻居,有中科院材料所、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宁波大学等一批高能级高校院所,40余家省部级及以上实验室、超过7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俨然一个科创策源的强大方阵。

    产业链是创新链落地生根的载体,即便在科研的起步阶段,也离不开产业化的意识和行动。

    宁波谋划建设的这批重大科创平台,就处处有着“服务产业”的痕迹——不久前,北航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携手,承担起了“国产商用飞机的材料制造与装配技术研发”的重任;位于海曙的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一年间孵化科技型企业16家,共同承担了12个国家级项目;落户十年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实现了约200个孵化项目的产业化,累计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立足国家战略需要布局资源,针对城市产业链发展的难点、痛点延伸链条,在创新策源平台滋润之下,宁波制造活力焕发。

    “强主体”激活“强动能”

    科技创新的落点,在生产一线;成果转化的重心,同样在生产一线。

    对此,宁波中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风雷有着深切的体会:“随着城镇化和重大工程的推进,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小桩基施工环境效应,是现代工程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经过多年的钻研和打磨,我们率先做到了!”

    企业自建团队,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和工地两头奔忙,成功打造了一套不取土钻孔、深层扩底、注浆融合的静钻根植桩施工技术,让同等承载力下桩基的混凝土使用量缩减到原来的30%,在国内该行业的空白处“一锤定音”。

    去年10月,凭借这一创新产品,中淳高科成功获评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广袤的四明大地上,企业自主创新已成燎原之势。

    如今的宁波,全社会约90%的R&D投入来自企业,90%授权职务专利源自企业。8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纷纷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科技创新与生产制造的全方位融合,换得了实打实的经济发展成效。

    得益于中淳高科突破的静钻根植桩施工技术,宁波中心阪急项目提前完成地基施工,在保障承载力的前提下节约10%造价。

    通过十年间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容百科技相继完成三元正极材料三代产品的开发和测试,去年单月全球出货量创造行业新纪录。

    去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6682亿元。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制造强市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新模式”塑造“新格局”

    去年,科技部发布了有关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验收评估的结果,2016年就列入首批示范区名单的宁波获“优秀”等次。

    今年的甬江科创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又提到了“迭代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并要求“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孵化、产业化”。

    随着科技链产业链融合的浪潮滚滚向前,新的命题、新的考验接踵而来:如何畅通渠道、清扫障碍、优化环境,进一步擦亮“示范区”的金字招牌?

    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是重要的“润滑剂”。

    2月初,宁波首度开放了六大领域的应用场景,鼓励企业“以场为轴”开展创新研究。杭甬高速复线、灵峰现代产业园等重量级“试验场”在列,江丰、宝略、海尔施等本土知名企业纷纷加入。

    新政策的实施,赢得市场主体的声声赞誉:“重大应用场景开放给了我们机会!”“从小打小闹到大展身手,这样的转变意义重大!”“有了这一机制,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将不再‘怀才不遇’!”

    此外,我市科技部门还组织开展创新联合体攻关,探索构建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新模式,加快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机制,一次次“双链融合”添筹加码。

    政企联合搭建的产业基金,则在“另一片战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去年9月设立的宁波市甬江科创基金,扎根甬江科创区土壤,首期规模1亿元;去年5月,宁波前湾新区与宁波通商集团达成产业基金合作,围绕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投资布局;2021年11月成立的宁波甬欣韦豪半导体产业基金,则集合了国企与民企的资源优势,将为宁波做大半导体产业、锻强核心竞争力提供支持。

    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协同发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共舞”,更有力量、更富韵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