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09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把握新时代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

    

    

    赵 畅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六个坚持”,其中第三个就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强调:“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只有坚持好、运用好守正创新这一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才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守正创新”,其基本要求就在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判断是否坚持“守正创新”,关键看能否坚持做到这“三个以”,能否把“三个以”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守正创新”的伟大实践与成就。

    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这是因为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其最讲科学,最相信科学,也最重视依科学规律决策、按科学精神办事。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轨迹,哪怕遭遇过失败与挫折,但最终能够实现螺旋式进步和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靠的正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精神,并将其具体落实到思想里、制度中、行动上。比如,我们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投入,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大科技成果迭出,正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具体体现。

    “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从本质上说,这是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一脉相承的。真理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谁也不能否认,事实上谁也否认不了。真理不与领导者的位子高低、权力大小成正比,而是与领导者对待真理的观念、态度与行为成正比。换言之,你愈敬畏真理、尊重真理,愈“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离真理的距离就愈近,就愈有可能找到真理,真理也才会像高悬的明灯一样指引方向,向着正确的目标前进。联系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其实,就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而不断“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还必须看到,许多新生事物中往往包孕着科学的元素,蕴含着真理的因子,或许起初之时它们像襁褓中的婴儿,还比较稚嫩、弱小,但这并不能够成为将其随意否定以至一棍子打死的理由,而是要坚持“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尤其要在看准的前提下,给予热情的关心和爱护,以助其茁壮成长。比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要求,就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化、拓展和推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为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不仅要从思想观念、情感立场上认同“三个以”,更要从责任态度、躬身入局上践行“三个以”,坚持做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