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社科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3月20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提升宁波制造业创新水平

    

    

    王嘉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宁波产业基础扎实,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领先领跑,是宁波制胜未来的底气与优势所在。为此,宁波要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制造业创新生态完善,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之路。

    一、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七名,特色产业基地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第一名和第四名,有137家企业主导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作为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的先导区,宁波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宁波市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实施方案2021-2025》,产业基础规模效应显著,在关键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和关键工艺等领域取得基础成果。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宁波需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基础高级化的战略布局,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一是发挥产业基础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的企业,发展世界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集群。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锻长板补短板,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例如,宁波磁性材料产业集群、高端磨具产业集群是我国的长板产业之一,要持续推动磁性材料做大做强,成为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再如,宁波拥有发展石化产业的良好条件,应继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拓展,重点发展精细化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做优做强。筛选一批专业基础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企业,培育一系列“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瞪羚企业。中小企业是产业基础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科研投入,专注于细分行业和细分产品,打造以高技术壁垒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群体。

    三是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产业基础氛围。一方面,引导企业从事产业基础领域产品和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基础领域发展;另一方面,谋划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结成共同体,发展壮大产业链,优化产业基础环境,打造有利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营商环境。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物流等价值链各环节,提升咨询、科技、金融、电商和物流等产业链服务质量,并通过数字赋能助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

    二、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酝酿突破,科学技术多源爆发、交汇叠加,科技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愈加明显。从我市来看,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1万家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7.9%,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也应看到,我市仍存在源头创新不足、“四链”融合不够深入等亟待破解的问题,要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第三代半导体、柔性电子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一是优化布局实验室体系。推进创新平台搭建工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双创平台,构建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发体系。

    二是优化产学研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强化政府资源与市场资源的耦合协调,加强公益型创新主体与市场化创新主体的融通创新,支持头部企业成为产业需求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主力。强化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支持跨学科融合创新与联合攻关,打造国际创新资源开发合作平台,培育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服务中介。进一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重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人才心无旁骛勇攀科学高峰。

    三是创新引导基金运作方式。引导全市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天使投资(种子)资金,培育天使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促进天使投资支持种子期、初创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三、构建制造业创新生态

    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是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路径。推动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突破制造业核心技术,破解影响制造业创新能力的短板问题,重点突破流程型和离散型制造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差距,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强化创新驱动,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加强制造业在产业链协同、供需匹配间的平衡。

    一是要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深度转型。全面降低中小企业转型困难和实施成本,加强方向引导。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等纽带作用,促进行业内外交流讨论,增进中小企业对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推动各行业形成关于转型基本共识,增强中小企业转型意愿。

    二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和障碍,促进新的生产要素向生产效率较高产业链环节和向优质企业流动。

    三是加强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提升“宁波制造”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引导企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鼓励企业加快从OEM向ODM转型,建设自主可控的销售渠道,实现价值链向两侧提升和创新驱动转型。

    (作者单位:宁波财经学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