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宇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未来科技和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发展格局和国家长期竞争力。大力发展未来产业已经成为把握创新主动权、培育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未来产业即推动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到支撑引领作用的前沿产业,基于硬科技创新发展和重大技术突破基础,代表未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前沿,目前技术路线尚未明确、处在孕育阶段或爆发前夕,未来成长潜力巨大,可能带来颠覆性影响的领域。 一、发达国家竞逐未来产业 近几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竞逐未来产业,高度重视战略、科技、产业、政策“四位一体”和“软硬”融合发展,纷纷加强对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虚拟现实、区块链、航空航天、生命医药等关键前沿领域的未来产业布局,且步伐越来越快。主要表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起步早。1945年,时任美国总统高级顾问的万内瓦尔·布什提交了《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报告,强调基础研究对知识创造、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该报告的引导下,战后美国政府将公共财政资助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家有巨大潜在价值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上,开始重视对科技产业的战略布局与政策规划。2021年,美国出台《NSF未来法案》,对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网络安全和先进制造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2019年,德国发布《国家工业战略2030》,阐述了基于数据创新的一系列前沿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从根本上撼动现有工业体系,彻底颠覆传统工业活动与制造方法,并重新定义制造业价值链。 二是政府强力支持在外部性领域、公共领域所采取的措施或提供的服务。近期美国能源部表示,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核聚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核聚变能够提供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将可能变成现实。欧盟建立了欧洲未来基金,致力于对欧盟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领域如互联且清洁的自动驾驶汽车、氢技术及其系统、智能健康、工业互联网、低碳产业和网络安全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 三是表现为系统性。从政府到学术界,再到产业界形成对推动科技发展的协同机制。理论转化为产品最终依赖产业界的努力。美国围绕发展新兴技术群发展未来产业,注重各个联邦机构的分工合作,并通过未来研究所与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作,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与应用的融合。 二、我国及国内先进城市布局未来产业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布局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目前,我国在5G通信技术、激光制造技术、高铁技术、基因测序、量子通信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前,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一、二线先进城市,根据国家发展导向,结合城市发展愿景,纷纷选择多个未来产业或未来产业细分赛道进行布局,着手谋划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举措,推动形成未来产业策源地。比如,北京布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碳减排与碳中和、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光电子、新型存储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上海布局光子芯片与器件、基因与细胞技术、类脑智能、新型海洋经济、氢能与储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深圳发布《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发展生命信息、高端医疗、健康管理、照护康复等生命健康产业领域,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等海洋产业领域,航空电子、无人机、卫星导航等航空航天产业领域;杭州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布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宁波塑造发展新动能的突围之举 纵观国内外未来产业,都是围绕人的需求,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等领域布局。 首先,宁波要把握未来产业的赛道方向选择,鉴于未来产业的不确定性及其技术路线的多样性,宁波在未来产业布局上应重点关注两个方向,即国家和省里导向明确的重点赛道方向和宁波基础扎实、有希望获得突破的特色赛道方向。 其次,客观分析宁波未来产业的发展基础。宁波制造业基础雄厚,2021年工业增加值居全国城市第七位,但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与其他长三角万亿GDP城市的未来产业相比,宁波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偏少,且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金数量偏少。此外,宁波有三个产业在7个比较城市(京、沪、杭、青、合、汉、甬)的2025年产业规划总规模中占比超20%,分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其余产业占比均为个位数。 最后,宁波要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标准建设宁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区等重大创新平台,夯实在甬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科研能力,打造发展强引擎,搭建产业和科研的沟通渠道,创新推动政产学研在未来产业发展和技术路线推进以及本地产业化上的联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者单位: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