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达 全国两会期间,关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身份定位的话题成为热点,引起社会反响,不由让人想起关于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历史往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知识分子作为“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受到压制,得不到重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广大知识分子闻言泪盈眶,高呼“科学的春天来了”。从此,知识分子卸下“臭老九”的包袱,投身于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社会上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本是应有之义,不用怀疑。从法律上讲,民营企业经过法定程序登记注册,是合法企业,与其他企业理应享受同等待遇。从政治上讲,民营企业家作为公民,享受着与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与义务。有的民营企业家还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从经济上讲,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促进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保障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地方,民营经济甚至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民营企业家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那么,当下为什么要重申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呢?因为在一些时候、一些地方、有一些人,没有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真正当作自己人。 一是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视为坏人。如企业“原罪论”,说什么企业改制是侵吞了大量国有资产,有必要进行清算,企业是通过偷税、漏税、非法经营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的资本肮脏,充满着血淋淋的罪恶。还有人把贫富分化的责任归咎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把共同富裕的落脚点,不是放在努力创造社会财富、把“蛋糕”做大上,而是放在三次分配、劫富济贫上。 二是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视为外人。是外人就要躲着防着,防止他们到家里来捣乱、破坏。有段时间,私营企业主不能入党,已是党员的私营企业主不能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私营企业主不能评选劳模。在行业准入、项目开发、信贷税收等方面区别对待,享受不到国企同等待遇。机关办事人员对国企热情相待,敢于担责,对民企冷脸冷语,不愿担当,担心事后带来说不清道不明的干系。 三是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视为友人。地方党政领导都知道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因此把他们视为朋友,尊为贵宾,热情相待。然而,在交杯换盏、友好相处的背后,有人深深地刻着“你给我政绩,我给你利益”的印记。 四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时而是自己人,时而成外人。当经济不景气需要民营经济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当经济好转,发展顺利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就成了外人。近年来,“国进民退论”“民营经济退场论”甚嚣尘上,说什么民营经济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可以退场了。 如同当初把本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打入另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严重受挫一样,时而是自己人、时而成外人现象的存在,让民营企业家忧心忡忡、顾虑重重,不敢继续创新创业、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两个毫不动摇”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给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定心丸”。李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提出,要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使人感觉贴心、暖心。这对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下包袱、提振信心,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既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就要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实下来,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既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受到一些误解和委屈,就不要再计较,要相信党的方针政策不会变,振奋精神,把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回报社会。 始终坚持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必将迎来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