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合 “在我们农村,60岁、70岁照样下地干活。实在干不动的,才不得不‘服老’。”54岁的陈来丰望着阳光下闲坐庭院的老人说。他是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党支部委员,也是村颐养小院的“公益管家”。 在象山,农村老年人口有11万余人,约占该县老年人口总数的84%,其中独居比例高于城镇。他们中大多数生活上还能自理,但身体衰老带来的不便、儿女不在身边的孤独,依旧如影随形。 如何让这些老人安享晚年?眼下,象山正在探索一条根植于乡土的普惠性养老之路——和城市社区一样,农村的老人也能在“家门口”拥有更具温度的养老时光。 食:热乎饭菜开启崭新一天 美好的一天,往往从一餐冒着热气的饭菜开始。在高泥村颐养小院,比邻厨房和菜园的东侧,往往是最先飘出诱人香味的地方。 “一开始我们设立颐养小院,出发点就是为了让村里的老人吃上一口热乎饭。”59岁的朱中华是高泥村党支部书记,十年前正是这位“当家人”的推进,才让这个颐养小院落了地。 和城市不同,农村的老人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加上手脚不利索,吃饭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有的老人自己烧饭不太烧,就吃些剩菜剩饭,甚至为了省电,不舍得开灯,有时候饭菜生霉长虫也看不见,更别说什么营养成分了……”朱中华的话,得到了其他村班子成员的共鸣。 村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颐养小院,又在东南角开辟了爱心菜地,蔬菜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有时候还会有其他村民送来当地养殖大黄鱼作为加餐。每天荤素搭配,只收5元,主要用来支付厨师的工资。 “虽说众口难调,但至少可以保证来这里集中养老的老人,每天能够吃上新鲜的、热乎的、营养的饭菜。万一身体有什么状况,还有人照顾监测,对老年人的健康有好处。”陈来丰说。 眼下在象山,针对老年群体的爱心食堂,不仅仅出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头,还出现在市场不愿意延伸下沉的偏远乡村。 之前当地政府出台政策,对建成集中式居家养老公寓的村,县级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对开办老年爱心食堂的村,再给予一次性补助2万元。 居:颐养小院助推集中养老 80岁的董其火是兵营村颐养小院的服务管家。因为是小院里年纪最小的“后生”,他被这里的老人亲切地唤为“阿火”。 2014年,他从村支部书记位子上退下来,和村老年协会会员、部分乡贤一起凑了笔钱,将曾经的学校、后来的村委会所在地,改造成了村里唯一的集中养老点。 “我们村是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就够‘开开门’。但这些年,村里的老人多得不得了,差不多占常住人口30%。我就想着,要为大家做点实事。”董其火说。 一个近百平方米的院子,两排两层楼高的房子,除了厨房、食堂,还有娱乐室、健身室。“阿火”很细心,当初改造升级的时候,每个房间都留了近20平方米的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还配了电视机、马桶、浴霸等,方便老人居住生活。 为了收支平衡,“阿火”还免费兼着财务、维修和管理工作,每个月都“精打细算”过日子。 “我们这里很受老人的欢迎,毕竟大家都年纪大了,爬不了楼梯。但这里一楼的房间都满了,不少老人还在排队,希望入住。”董其火说。 对此,黄避岙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张磊表示,过去乡镇布点的敬老院,更多是为了给特困或者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兜底式服务;现在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与日俱增,同样需要更加普惠的养老服务。“集中式互助式养老,既可以发挥农村熟人社会的优势,就地取材,还可以打消农村老人不愿意到养老院的固有观念,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品质,值得在更多农村推广。”张磊说。 乐:身心健康才能老有所乐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对于偏远农村来说,更难的是第二步。 午睡过后,如果天气不错,90岁的杨兰香会习惯性地戴上老花镜,坐到房间门口的藤椅上晒太阳。 老伴去世了,4个儿子都在外头成家立业。大概四五年前,孩子们不放心她一个人独居,就将杨兰香送到了村里的颐养小院,还给这位新潮的老太太配备了脚部按摩器和平板显示器。 在颐养小院,她与102房和104房的老人成了姐妹,就连家长里短的拉拉家常,也让她心情愉悦。 “在没有变老前,真的很难和老年人感同身受。”象山县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朱彩芳说,对于老人来说,“老有所乐”更多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他们在情感上是孤独的,同样希望跟更多人交流接触,能够和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有更多交集。 目前,象山县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组织文体、教育、娱乐活动2.1万人次。与此同时,当地已有23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开通就诊绿色通道,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评估、家庭巡诊等六大类实用性服务。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不仅提供打扫卫生、擦玻璃等服务,还将在理发、泡脚、剪趾甲、陪聊等个性化服务方面下功夫,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朱彩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