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1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经济,梦想照进现实

    记者 殷聪 通讯员 罗丽 蒋敬东 

    自上月底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召开后,锚定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宁波,早已摩拳擦掌,整装待发。聚焦创新提质,宁波数字经济吹响了快速进击的号角。

    在昨日召开的全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会议上,海曙区、前湾新区、芯港小镇、甬矽电子等代表先后发言,不时传递出宁波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全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领先区”“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先行区”“用心打造我市集成电路产业重要承载地”……豪情万丈之下,海曙、前湾新区及芯港小镇更是围绕自身优势与短板,找准了发力方向。

    比如,海曙区将打造工业互联网、信创、人工智能、光模块4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以翠柏里创新街区为龙头,建设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实验研发-成果转化-市场量产”全链条创新体系,构建“孵化-加速-成长”创新空间布局。

    前湾新区将着眼于打造数字经济产业标志性大平台,依托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组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功率器件研究所,争取实现碳化硅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发展,抢占数字经济新兴领域制高点;依托吉利汽车研究院,建设省级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围绕车规芯片、智能算法等8大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芯港小镇将加强集成电路领域上游关键核心项目及汽车电子、新能源模组等集成电路下游应用项目的引育,促进产业新生态的形成。

    激发知重负重的担当,成长就有了筋骨。作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的主体,企业同样当仁不让。当全市发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动员令、集结号,一批宁波企业早已撸起袖子,决意挑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担。

    “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顺波看来,甬矽电子自落户以来,年营收已从2018年的0.38亿元跃升至去年的21.8亿元,年均增速达235%,在中高端封测领域,市场份额排名全球前二十位,这背后离不开创新的持续加码。

    按照计划,下一步,甬矽电子将围绕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发展的难点、痛点,在积极布局全系列芯片封装国产替代方案的同时,进一步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研发晶圆Bumping(凸点)和RDL(重布线)封装技术及先进、高性能晶圆级封装技术。通过源头创新,助力宁波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快速提升。

    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数字技术、数字经济领域的变革创新可谓一日千里,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步子“快不快”、路子“准不准”的问题。

    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尽管政府、企业表态信心十足,但现场同样传递出数字经济超常规、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

    如何创新提质?如何超常规、高质量发展?根据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宁波已锚定“一城四高地”(即全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全国产业数字化引领高地、全国数字科技高地、全国数据之都创新先行地及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的发展目标,同时打出一套“集群跃升、能力逐新、主体攀高、数实相融、生态创优”的“组合拳”。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不仅要加快创建电子材料、特色工业集成电路国家级产业集群,培育打造以光学电子、能源电子、汽车电子、消费电子为特色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也将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一批未来产业,加强数字贸易模式创新及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打造。

    与此同时,宁波将通过聚焦数实相融、全面赋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再创智能制造新速度、智慧服务新场景、数字农业新发展、融合赋能新生态,建设一批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及数字农业工厂。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随着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行动方案的制定,以及各区(县、市)与核心企业的共同发力,不断积蓄能量的宁波,势必将以数为帆、逐浪前行,让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的梦想照进现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