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2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剑平受聘鄞州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院士当“村官”五年磨“真经”

调研实践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共富之路

陈剑平(前排右二)与村民共谋乡村振兴。(受访者供图)

    院士当“村官” 五年磨“真经”

    

    本报讯(记者邓少华)院士担任“村官”,扎根基层调研实践,致力探索乡村振兴共富之路。昨天,距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受聘为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正好五年。

    “陈院士经常来帮我们转观念、理思路、做规划,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南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俞军明说起“第一书记”赞不绝口。

    陈剑平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获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他,2017年主动辞去行政职务,全职进入宁波大学从事植物病毒学及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践。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深深触动了陈剑平。他带领团队研究乡村振兴理论,尝试把乡村自然禀赋的“老天爷经济”和文化积淀的“老祖宗经济”磨砺成当地的“老百姓经济”。

    地处宁波市郊的南村村,半山半田,村落陈旧,经济薄弱。如何振兴乡村?这个难题摆在大伙面前。为此,东吴镇党委决定聘任陈剑平院士为南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将该村作为院士开展乡村振兴的实践地。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原副司长刘艳说,院士当“村官”,陈剑平开了全国先河。

    担任“第一书记”后,陈剑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400多万元资金,新建文化大礼堂、老年活动中心、休闲公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我很看重这个‘第一书记’身份,这样搞调研实践管用、好用、实用。”四天前刚刚度过六十岁生日的陈剑平院士感慨,“村官”虽不是官,但可做的事不少,收获更是不小,尤其在破解村庄整治改造、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活质量提升四大难题上,有了更清晰的路径。

    “我们老百姓不看过程看结果,不要大话要实货。”年近七旬的村民俞金良动情地说,陈院士为村里办实事,大家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他的话我们听得进,愿意跟着干!”

    陈剑平趁热打铁,开设了农业综合体、“三农”发展新模式等系列讲座,给村民们传播新理念,带领大家外出取经:探索特色种植、打造文旅景点、发展民宿经济……

    “我们的葡萄,一斤可卖到25元,都是直接被预订,远销香港、武汉等地。”村民陆海山种了30多亩葡萄,年收入过百万元。

    在南村村实践基础上,陈剑平院士提炼出“大学小镇”模式,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由陈院士领衔的‘大学小镇’正在东吴全面实施,宁波大学所有二级学院对接镇里13个村社,300多名师生进驻。”镇党委书记庄琪对这条乡村振兴共富之路充满信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