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1115”工程,宁波交通擘画大蓝图:内畅外联,通江达海

2027,你这样出行

制图 任峥
▲高速公路建设提速。
①宁波市域交通越来越便捷。
②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建设现场。
③公共交通提升民生福祉。
④钢筋预加工保障交通工程品质。

    记 者 张 燕

    通讯员 余明霞

    

    

    交通“先行官”如何在强市、强国行动中发挥示范作用?日前,我市《全面实施“1115”工程锻造提升硬核力量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给出了答案:全力实施“1115”工程,即实施10个重大专项、推进10项标志性工程、打造100个重大项目、完成超过5000亿元综合交通投资,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试点项目建设,推动干线铁路网内畅外联、航空运输网全球覆盖、现代公路网功能相适、轨道交通网多式融合、港口航运网通江达海。

    这是一张全面构建铁、公、空、水四路并进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的宏伟蓝图:到2027年,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强市,全面提升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能力。

    这虽然是一份建设交通强市的行动方案,但从总体目标来看,显然有着更高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从四个层级,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交通硬核支撑。

    2027年是这个目标的节点。从现在起,用5年时间,从全球、全国、长三角和宁波都市圈、市域四个维度定下目标任务。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基本确立

    目标:放眼全球,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基本确立,港口硬核力量显著提升,空铁一体宁波枢纽基本建成。

    行动方案中,10个重大专项中的第一个就是建设链接全球的双港门户枢纽。海港方面,全面增强宁波舟山港对外开放、经济辐射、战略储备作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铁一体大枢纽,带动“四港”联动发展,形成国际门户枢纽和开放发展引擎,成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硬核力量。到202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全球第二,国际航线数量保持在260条以上,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进入全球前八。

    空港方面,栎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8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高铁客运量达到8500万人次。

    通过增强海港、空港等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确立宁波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提升我们这座城市在全国全球版图中的地位。

    成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重要节点

    目标:纵观全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节点进一步凸显,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和战略资源储运配置中心加快确立。

    宁波是全国最先入选交通强国试点的3个城市之一,另两个为深圳和厦门。为做强做优交通强国试点示范,我市承担了7个国家试点、3个省级试点和13个市级试点任务。行动方案对试点内容作了拓展延伸,特别是凸显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品质交通等特色,力争更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交通强国试点在宁波的实践正如火如荼开展。近日从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项目部传来消息,一期项目的基建进入尾声,机电施工单位已进场,其中智慧高速方面的图纸也已全部完成,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此外,预制构件、品质工程等也在象山湾疏港高速、G228国道建设中有了宁波实践。

    依托港口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物流链供应链应该像大动脉一样通畅。行动方案立足宁波作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示范城市的定位,从“枢纽+通道+网络”角度,提出了完善综合货运体系的一系列措施,进而强化物流链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标志性工程之一——构建高效畅达的综合货运体系,明确提出深化“四港联动”,促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到2027年,综合货运枢纽布局进一步完善,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支撑作用持续提升。

    综合货运体系既包含打造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又有深化国家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及建成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示范城市等目标。例如:围绕支撑优势产业集群,打造梅山国际供应链、港区海铁联运、宁波空港等综合性物流园区,构建“海港型+空港型+生产商贸型”三级枢纽体系,推动中小物流企业“退城入园”。具体项目上,包括总投资约143亿元的货运物流枢纽工程,还有一大批物流基地、堆场、供应链平台项目等都将投入建设。

    “123交通圈”

    加快形成

    目标:立足长三角和宁波都市圈,长三角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确立,“123交通圈”加快形成。

    早在年初全市交通工作会议中,我市就提出构建“123交通圈”,即宁波都市圈内部、宁波至上海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全国主要城市群3小时交通圈。此次作为交通强市的行动方案,“123交通圈”再次被写入,意味着宁波对外陆路通道正瞄准短板趁势发力。

    陆路通道,尤其是高铁通道,是宁波的短板。宁波南向、北向、西南向、西北向均缺少对外大通道尤其是高铁通道,宁波到上海也没有高铁直联。从宁波都市圈层面看,存在跨区域交通项目谋划较少的情况;从市域层面看,还存在南北两翼融入主城区不够的短板。

    此次行动方案从补齐重大短板出发,提出打造两大综合枢纽、打通对外五个方向、加强内部快速通道建设等内容。

    打造综合立体的对外联通网,是“1115”工程中第二个重大专项。通过对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提升跨湾、沿海、沿江、辐射内陆多向联通的综合交通通道,加快构建“五向复合”铁路网、“五向十径”高速公路网,到2027年,形成“123交通圈”。

    为深度接轨上海都市圈,加密跨杭州湾北上通道,我市将在通苏嘉甬铁路之外,全力推进沪甬跨海通道前期工作,进一步强化与苏锡常都市圈、山东半岛、京津冀、东北等地的交通联系。

    未来,杭绍甬将纳入“城际通勤圈”。唱好杭甬“双城记”,建成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加密宁波至绍兴市域(郊)列车,谋划杭甬高速二次扩容、杭甬城际铁路,高效连接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在此基础上,推进宁杭高铁二通道向宁波延伸,拓展西北向甬宁郑西通道,连接中原、关中平原、新疆等地。

    加快畅通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发挥金甬-甬舟主轴通道枢纽作用,建成金甬铁路,启动建设甬舟高速复线、甬金衢上高速、甬金高速扩容,谋划甬金高铁,构建宁波-金华-武汉铁路大通道,加强与中部及西南地区的联系。

    南下的甬台温沿海通道也将大力扩容。将完成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开工建设甬台温福高铁,利用现有甬台温铁路发展城际客运,实现甬台温相向发展,强化与温州都市区、海峡西岸、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联系。

    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

    提升民生福祉

    目标:聚焦全市域,90%以上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市域高架),中心城区30分钟通勤圈基本形成。

    发展市域交通,是提升广大市民出行体验的需要。行动方案围绕打造国家公交都市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的定位,提出了加密路网布局、提升路网质量、完善公交服务、加强拥堵治理等内容,全面助力群众出行“走得快、走得畅、走得好”。

    未来,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将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到2027年,城市快速路规模超过200公里,轨道运营里程达到428公里〔包括市域(郊)铁路〕。

    10个重大专项背后,是10个标志性工程的支撑。记者发现两个与市域交通密切相关的标志性工程——轨道交通网工程和城市快速路网工程,总投资均超过了千亿元,前者总投资约1609亿元,后者总投资约1203亿元,无论是新建、续建还是延伸工程,都与群众出行息息相关。

    农村这座“后花园”的交通也将不断变美、变畅。行动方案提出,以穿镇村公路整治等为重点,实施农村公路新建和改造提升1000公里,力争实现“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全覆盖,建成全市域1小时交通圈。

    本版摄影

    张 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