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4月1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校领导本校考博缘何引发舆论风波

    夏熊飞

    青海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13日发布最新信息称,“经复核,阿进录不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取消其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资格。”日前,“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阿进录以笔试面试第一名的成绩,拟录取为该校2023年民族学博士研究生”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4月13日中国新闻网)。

    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阿进录本校考博,引发舆论轩然大波,拟录取公示引发巨大质疑,校方及时作出回应取消其录取资格同样没能平息舆论。公众关注的恐怕不只是阿进录能否被录取,更想追问的是其中是否涉嫌权力滥用、“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等问题,这也是此事件热度持续不退的重要原因所在。

    高校领导到底能否报考本校博士研究生?答案当然是可以的。毕竟正如该校研究生院招生科工作人员表示的,“他只是一名考生而已”。无论其职位如何,也不能剥夺他作为一名考生的权利,我们常讲举贤不避亲,在博士生录取上同样可遵循此原则。

    可作为存在直接利益关联,甚至可能是上下级领导关系的校领导与招生部门,在涉及校领导报考资格审核、拟录取等问题时,就更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有序,因为哪怕再小的瑕疵也可能引发外界“照顾自己人”的联想。

    根据《青海民族大学2023年民族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1978年9月1日后出生)。阿进录生于1973年10月,年龄涉嫌不符合报考条件,但工作人员表示:“他资格审查是通过的。”资格审查是如何通过的,是否为破格,如果破格又是何种原因,这些校方没有作出说明。在引发关注后,回复又称“阿进录不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究竟是哪些条件不符合,同样未对公众言明。

    资格审查通过、不符合报考条件,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出现在同一考生身上、给出鉴定结果的也为同一高校,怎能让人不生疑惑?况且,此考生为该校的领导,舆论完全有理由怀疑此前的审查通过有“照顾领导”之嫌,后面的“不符合”则是在舆情发生后的灭火之举。只是在这前后自相矛盾的结论中,学校的公信力、美誉度难免因此受损。

    取消校领导的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资格,恐怕不是此次舆论风波的终点,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明确告知公众资格审查通过、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以及查明其中是否涉及违规操作或利益勾连等,才是将“被架在火上烤”的学校及校领导解救下来的正确方式。学校的公信力已经为领导背了一次锅,切不可再因“为尊者讳”而遮遮掩掩了。须知,平息舆论风波最好的利器是公开透明、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调查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