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畅 最近一个月,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在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迅速传播。从一开始的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到网红大V打卡探店流量加持,再到当地政府推出一系列文旅相关的优惠补贴政策,淄博成为互联网最新“顶流”。 如果说,烧烤已然成为一些地方悄然兴起的文旅时尚消费,那么,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其来势之迅猛、效果之神奇,可谓一份不可多得的惊喜,以至有网友调侃称,“上次淄博这么热闹还是在齐国”。然而,还原其逻辑轨迹,完全在情理之中,淄博烧烤“出圈”的推手,至少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网红打卡的激发,二是底气过硬的激活,三是政府助推的激励。 在互联网时代,网红的广告效应、导向价值、牵引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一定程度上说,只要网红踏足到哪里,有人就会紧跟到哪里;只要网红宣传到哪里,所涉对象就会红遍哪里,这绝非虚妄伪饰之言,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效果。像淄博烧烤,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把淄博烧烤顶上热搜的第一波流量,来自于‘大学生特种兵式周末旅游’”,但随后的自媒体、美食博主等一批网红前去打卡,无疑引发更高的流量,并形成吸引游客的“洼地效应”。 一个地方的产品、平台或者经营方式突然爆红,有时也会引发一些人的质疑和不信任,甚至有人会上门“踢馆”。面对“踢馆”,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揭开画皮,败下阵来;另一种则因在与对手硬碰硬交手中取胜,变得更自信更强大。显而易见,淄博烧烤正是因为主动面对有人“打假”,在“反弹琵琶”中获得了让人口服心服的口碑。“4月8日,抖音粉丝1795.8万的‘打假’美食份量博主B太,带着电子秤摸底测评淄博10家烧烤摊位,发现没有一家店铺缺斤少两,被当面测秤的老板非但不生气,还送给他一盒特色酱;炒饼的大哥也提出可以把秘方白送他;有的店铺甚至还多送了一些”,真诚的待客之道和质朴的烟火气水,演绎了淄博短期内火出圈的密码。 一个地方的经商环境如何,折射着当地政府的服务质量,或者说,也是对当地政府作风建设的检验。如果当地政府无所作为,经商环境不好,必然制约投资经商的拓展,毕竟,投资经商者是用脚投票的。在个别地方打压烧烤的情况下,淄博烧烤竟然能够“逆风”起飞,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有力助推和政策激励。随着淄博烧烤火了,当地一系列配套措施接踵而至。例如,加开24列从济南至淄博间的周末往返“烧烤专列”,新增21条定制烧烤公交专线;在火车站安排志愿者,制定烧烤美食地图,为消费者提供烧烤指南等,这种“从政府到市民没有一个掉链子”的待客之道,怎不让游客暖胃暖情暖心。 淄博烧烤“出圈”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吃饭排长龙、酒店一房难求”,如何寻求解决方案;再比如,受旅游经济反弹影响,热潮过后能否留住回头客;又比如,“淄博缺少足够吸引人的标志性景色”,如何弥补“短板”,等等。但不管如何,淄博烧烤“出圈”的诸多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