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敏 通讯员 徐晨燕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临床护士,到如今管理1600多名护理人员的“大家长”,36年来,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护理部主任郑亚华始终冲锋在一线岗位。问起她36年护理生涯的最大感受,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病人好!” “对病人好!”朴素的四个字背后,是郑亚华从事护理工作以来一直秉承的信念,也是她之所以能收获无数患者心、在护理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法宝”。 郑亚华出生于农村一贫困家庭,从小她就盼着自己快点长大,可以帮助父母分担生活重担。1984年,初中毕业的郑亚华报考了卫校。 1985年,她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参加实习。上班第一天,她就注意到病房里的一名胃癌患者,因为已到终末期,这名患者经常痛得将整个身体蜷缩成一团,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就是从那时起,17岁的郑亚华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对病人好,因为病人太可怜了。 郑亚华先到宁波市第二医院工作,后又调至李惠利医院,她几乎轮转了医院所有的科室。无论她走到哪里,病人都会感念她的好。 来自象山的许女士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已过去了10多年,但许女士一直记得郑亚华的好。2007年,年仅30多岁的许女士因身患尿毒症住进李惠利医院肾内科病房,准备接受肾移植手术。“我会不会下不了手术台?”躺在病床上,许女士越想越怕。“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正在这时,耳边传来一声温柔的问候。许女士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郑亚华一脸真诚的笑容和一双温柔的眼。“别怕,你会好起来的!”那天,身为肾内科护士长的郑亚华陪了她一个多小时,给她讲解关于肾移植的相关知识,并亲自帮她做好皮肤清洁、导尿等术前准备。 许女士的手术很成功,她说有郑亚华护士长的功劳。每次许女士到医院,都不忘去看看郑亚华。 “病人遭受病痛的折磨,本身就很可怜,身为医护人员,能帮就要帮一把。”郑亚华经常对年轻的护士说。 2005年冬天,郑亚华担任呼吸科护士长。那天,120送来了一名40多岁的流浪汉。经诊断,患者肺部严重感染,呼吸困难,意识模糊。面对苏醒过来的病人,郑亚华没有丝毫的嫌弃,而是第一时间给他买了一碗面。在她的带领下,呼吸科的医护人员纷纷伸手帮助照顾这名流浪汉的日常生活。出院那天,郑亚华不仅从家里拿来了丈夫的毛衣、羽绒服,还在科室里组织了一次捐款,让流浪汉有了回家的路费。 淡淡的笑容,一开口,温温柔柔。在患者的眼里,郑亚华就是个弱女子。可新冠疫情3年,让人见识了她“女汉子”的一面。医护人员一次次深夜集结驰援疫情区,身为护理部主任的郑亚华负责组织驰援者。疫情不等人,从接到通知到集合出发,经常只有两三个小时,时间紧,任务重,但郑亚华从没掉过链子。 36年,郑亚华收获了无数的荣誉,更收获了患者无数的点赞。在今年“护士节”前,郑亚华被评为浙江省“杰出护理工作者”。面对这些,她真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我希望我们年轻的护士,在面对患者时,能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