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时评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1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途径破解“遗款查询提取难”

    木须虫 

    近日,浙江杭州。前一段时间蒋先生的父亲去世了,蒋先生说自己的父亲在多家银行有存款,加起来有两三百万元。现在他要继承这笔遗产遇到了一些麻烦,这些存款有的他不知道密码,有的连存单也找不到了,而他的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病也提供不了线索。于是蒋先生来到公证处,被告知必须用公证处指定的方法,但办理公证的材料他提供不出来(5月10日上游新闻)。

    因为死亡,生前事未能及时处置的问题很常见,特别是个人银行账户及资金没有向亲人交待,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账户是个人所有,其信息为隐私信息,受到保护,银行一般会拒绝他人哪怕是逝者亲属的查询。同时,因为所有人死亡,账户里的资金属于遗产,需要重新确定权属才能分配。因此,一直以来,银行的做法是,要求账户的继承人履行完遗产处分程序并出具公证手续,才能取出资金完成分配。

    不否认银行的这些做法能够充分保障账户所有人的权利,但是过于机械与死板,反而不利于操作,也缺失人性化考量。如像蒋先生遭遇的“公证难”,就有相当的普遍性,成为支取遗款的“拦路虎”。

    我们应当创造死亡账户人关联权利人查询和提取账户资金的便利,不能简单当成遗产继承来处理,多途径破解当前的遗款查询与提取难题。

    其一,简化小额遗款的支付手续。银行严格死亡账户人的管理,初衷是规避遗款继承纠纷,但严格与实务操作的弹性并不相悖,在一定额度内,完全可以相信死亡账户继承人内部可以妥善处理,有必要降低继承公证证明的门槛。2021年2月,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新规,继承人去银行提取一万元以下的继承款,不需要出具继承公证。此项规定大大简化了小额继承款的提取手续。这种人性化措施,不但需要落实好,还应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额度。

    其二,实行账户资金的前置处分。在银行服务中,引入账户预嘱处理约定服务,由账户所有人在生前按规定的程序,对其死亡或者遭遇突发事故时,账户资金支取、处分作出条件化授权,指定可支取人,通过处分前置,绕过事后可能面临的繁冗程序,实现便利支付处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