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拆迁中发现的石碑。 |
记者 成良田 前不久,中国港口博物馆文史专家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算山村发现了一个“宝贝”。 这是一块清代墓碑,嵌在一间房屋的墙基里。房屋拆迁时,石碑前的一堵墙被拆除,这才露出了真容。这块碑有2米多长,约半米宽,个头很大。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人家能修的碑。 细看发现,石碑刻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距今已近130年。时间不算太长,但是写的人、被写的人来头都不小。 石碑主人是北仑傅家傅莓轩。傅家是航运世家,主要从事沙船业、南北货贸易。傅家的生意由其祖父傅鼎基在道光年间创立,后来其父傅昌礼又大大拓展了家族的航运事业。“就是那时候宁波的船王。”中国港口博物馆文史专家陈一鸣说。 傅莓轩是家中长子,继承家族航运事业,然而年仅43岁就过世了。其弟傅树南曾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中乡试第九名,后因兄长过世,三弟早卒,无奈弃儒从商。不过,在商界,傅树南同样出类拔萃,凭借过人的经商才能,不断拓展家族生意,沙船规模得到发展壮大。 值得一提的是,傅家发达后热心公益。“《镇海县志》有记载,傅莓轩的父亲傅昌礼和叔叔傅昌珩,在同治十年曾捐资重建鲲池书院,也就是镇海中学的前身。”陈一鸣说。 石碑题写人,同样来头不小。 石碑左侧落款显示,题字人:元和陆润庠。下面还有两方印章:“陆润庠印”“翰林供奉”。 陆润庠是苏州人,清代第101位状元,活跃于光绪、宣统年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历任翰林院侍读、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等职,曾任光绪与宣统两帝的老师。 《苏州日报》报道称,作为清末著名书法家,陆润庠的书法方正光洁,雍容有度,他在苏州留下很多墨迹,曾为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拙政园等园林作书联。 陆润庠被世人称道的事迹,还有光绪二十年(1894年),集资在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苏经丝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状元办厂”一时震动朝野。 “石碑主人、题字的人都是挺有名的,对于北仑地方来说价值颇大。”陈一鸣表示,这块石碑将运至中国港口博物馆收藏保护。 他认为,傅家作为船运世家,在宁波航运史留下重要一笔。从中也可看出,宁波陆续涌现许多本地、全国、世界船王,这既有港口资源等优势,也是一代代船运人积淀传承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