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钢 据昨天《宁波日报》民生版报道,前不久,中国港口博物馆文史专家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在北仑区新碶街道算山村发现了一个“宝贝”。这是一块清代墓碑,题字人是清代状元、光绪与宣统两帝的老师陆润庠,石碑主人是北仑航运世家的傅莓轩,他和弟弟傅树南继承家族航运事业,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宁波船王。 值得一提的是,傅家发达后不忘回馈社会,捐资重建鲲池书院,也就是镇海中学的前身。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同样是镇海走出来的世界船王、“宁波帮”的重要代表人物包玉刚,在20世纪80年代捐资建设宁波大学,与傅家慷慨捐资办学义举完全是一脉相承的。 4月11日《宁波日报》民生版曾经报道,上海市蓬莱公园一块有百余年历史、刻有“四明公所”字样的石碑,遗落在露天草丛中,任凭日晒雨淋。报道一发表,立刻引发广泛关注。上海市黄浦区文保所当即表示先把这块碑移入室内暂存保护,等方案确定后再移至合适的位置。四明公所是近代宁波人同乡团结的一面旗帜,在其存在的一个多世纪里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宁波帮的形成与发展。 “四明公所”石碑和清代傅莓轩石碑遗留下来的一段文化追思,不但显示了“宁波帮”独特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而且是近代宁波社会生活发展的历史见证,为后人进一步感知历史温度提供了难得的佐证。 无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助力文化自信,清代傅莓轩石碑和“四明公所”石碑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们后人不但有责任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将这一段“石头上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还要在“宁波帮”的历史上续写出新的篇章,把老一代宁波帮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