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理论周刊·社科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5月16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阳明读书方法的
核心要义

    陈志强 方东华

    宋明学者多以讲学为乐,王阳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晚年蛰居绍兴期间,据钱德洪回忆,莘莘学子“环先生之室而居……先生每临席,诸生前后左右环坐而听,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追记其姓字者。”在王阳明的教育实践中,指导学生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在长期的实践中,王阳明形成了有特色的读书方法。

    立志为先

    儒家的教育思想中,“立志”是教化之道的基本命题之一,也是教化的起点。历代大儒对“志”都很看重,也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在孔子看来,只有“志于学”,才能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精神奋发;只有“志于道”,才可能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坚忍不拔;只有“志于仁”,才能心中“无恶”且尽忠笃信。朱熹要求学生读书时“居敬持志”,“居敬”是要求学生读书时注意力集中,“持志”是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目标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王阳明认为“夫学,莫先于立志”,把立志看作是学生读书求学的第一要义。“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在龙冈书院广招“诸夷弟子”,周边地区的儒生纷纷慕名前来。为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王阳明写下了带有劝诫训导性质的《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把“立志”作为劝诫训导的“四事”之首,开宗明义即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他进一步阐述说:当时很多求学之人旷废学业、懈怠懒惰、虚度光阴最终“百无所成”,主要原因就是“志之未立耳”,因为“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

    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和朱熹的“居敬持志”不一样的是,王阳明强调的“志”,指的是立志成为圣人。他自己在年少时,即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做圣贤,“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他认为,只要内心深处有了成为圣人之“志”,任何人会在读书的过程中自觉地去探寻成为圣人的方法和路径。他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认同“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是成为圣人的必由之路,那么他在读书时就应该自觉、主动地克制私心杂念和净化己心,从而让自己的意识和行为纯粹且合乎天理,学习目的与奋斗目标也由此和谐统一。在王阳明看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端正的学习动机是实现读书目的之保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

    本原为要

    后世有学者批驳阳明学,认为阳明学者束书不观、游谈无归。而在展开论述时,多以王阳明在《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中所提到的“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一句为依据,认为王阳明表达了依凭本心勿用经书、更不用经说的观点。实际上,这是对王阳明极大的误解。

    那么,王阳明是如何看待儒家经典及其学说的呢?实际上,他非常看重儒家经典的价值。学生顾维贤在向他辞别之际,拿着一本书请他写警戒之语。他写道:就论学而言,《四书》已经讲得非常到位了,《四书》所讲的内容简单实在,对于真心想为学进德的人极有帮助。可见,他对大儒及其经典是推崇备至的。

    在教育学生和子侄时,王阳明也把勤读经典放在了第一位。正德十年(1515年),在南京做鸿胪寺卿的王阳明给二弟王守文写的回信中,详细阐述了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和正确的阅读方式。一是“正诸先觉”,即直接以觉悟了的圣贤为师。在内心深处,要秉承尊师重教的敬畏;在态度上,要慎思明辨,洞察先贤的本意。二是“考诸古训”,考证圣贤流传下来的经典。“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也”,《五经》《四书》等流传下来的经典并非文字史料,而是蕴含着成为圣人的路径和方法。在写给长子正宪的家书《示宪儿》中,第一句便是叮嘱他要“勤读书”。

    整体明了

    王阳明读书和教学生读书时,更强调整体观和全局观。他把“良知”视为“大规矩”,认为读书求学问乃至建功立业都要以此为起点和追求。“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顺应。”王阳明非常认同程颐在《定性书》中提出的这一观点,认为“天理”只有一个而且是寂静安然的,求学的人认真读书用功,即便是博览群书和千思万虑,不过是恢复其本来的“良知”而已,并不是要用一己的“私意”去安排思考出来。所以,领悟了“良知”这一“心之本体”真谛之后,读书就会变得较为简单,因为学、问、思、辨、行都是“良知之发用流行”。只有整体明了,才不会过分拘泥于琐碎的细节,却在整体上迷失,正如主干挺拔的树木,其枝叶的抽长培育不会没有方向和肆意妄为。

    王阳明认为,读书要把握“一贯之道”,让自己在“心体”上明白。他的学生陈九川曾问他:“此功夫却于心上体验明白,只解书不通”。王阳明告诉他:“只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生意见。”只要在“良知”上着功夫,本体明白了,自然能够逐渐体认和把握文义了。

    诵读之际历历在目,放下书本转瞬即忘,是很多读书人备受困扰、最为纠结的体验。有人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怎么办?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读圣贤书,是为了和圣贤对话,是为了擦亮被世俗偏见蒙蔽的本心,然后才是“理解”和“记住”。反过来,一味追求“理解”和“记住”,忽视了修身养心,不是读书正道。这一点,极具现实意义。心术不正者,知识越多可能危害性越大。王阳明“体悟良知”的读书路径,与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不谋而合。

    王阳明说“心外无学”,不是否认知识经验的客观存在及其相对独立性,而是主张知识主体与知识客体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融为一体。他认为,经过道德价值标准选择后的知识和学问,才能成为人性中最有价值的知识即“良知”;而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使读书的过程成为自我发现、保存、发展、致用“良知”的过程,其结果自然是实现了书本知识的升华和个人人生道德智慧的跃升。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市王阳明研究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