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火街道紫郡公园全民健身广场。(章媛供图) |
 |
百姓健身房组织趣味掰手腕大赛。 (石海彤 陈姣 摄) |
 |
瞻岐镇屋顶篮球场。(童诗涵 王博 摄) |
 |
福明家园社区百姓健身房。(柏文俊 褚燕玲 摄) |
 |
首南体育公园足球场。 (陈瑜 王博 摄) |
 |
鄞州体育新空间 场景分布一览图 鄞州区文广旅游体育局供图 |
记 者 王 博 通讯员 石海彤 李佳静 沈 丹 上周,记者来到鄞州区邱隘镇郡柳社区,只见杨柳郡小区一期利用停车场架空层打造的健身步道上热闹非凡,滑梯、秋千、跷跷板等儿童游乐设施映入眼帘,不少居民带着小朋友正在嬉戏玩耍,欢笑声不绝于耳。 带孩子玩滑滑梯的小区居民陈美珠说:“体育运动场所设在家门口,非常方便,大家电梯下楼即可享受健身乐趣!” 郡柳社区利用停车场架空层打造健身步道的做法,是鄞州区就地取材、见缝插针、巧用“边角料”打造体育新空间的一个缩影。自去年被命名为首批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区以来,鄞州区全面实施嵌入式体育新空间建设行动,一批又一批“小而美”的体育新空间屡屡出圈,深受市民好评。 激活“被遗忘”的桥下空间 这两年,鄞州区探索桥下空间利用,将一个个桥下空间变成了休闲公园、健身场馆、慢跑长廊,打造了一批既能提供惠民服务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体育新空间。 第一个被激活的桥下空间位于潘火高架桥下,已于2020年夏季被打造成潘火体育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9000多平方米,不仅建造了足球场、篮球馆、轮滑场、羽毛球馆,还开辟空间打造了多功能公益广场,全天24小时免费开放,为周边居民晨练、休闲提供场所,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潘火体育公园运营3年来,使用率达到100%,日均人流量近千人次。 2020年底,高架桥下空间改造的福庆体育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该体育公园位于环城南路福庆南路交叉口,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分A、B、C、D、E五个区域,其中A区包含2个篮球半场、1个篮球全场、1个网球场;B区包含1个五人制标准笼式足球场、4个篮球半场,并配备4个由集装箱改造的VIP休闲区;C区为停车场,可同时容纳100辆车;D区为室内馆;E区为停车场,可同时容纳30辆车。 2021年2月,利用庆丰桥、外滩大桥桥下空间打造的桥下足球公园,也正式向市民开放。这里,夜间灯火通明,视线清晰,能满足市民夜间运动的需求。 去年4月,位于宁波绕城高速(天童南路-宁南南路)桥下的羽航体育·首南体育公园闪亮登场。该公园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共设有1个室内篮球馆、3个五人制笼式足球场、3个高标准网球场。值得一提的是,网球场被打造成为普罗旺斯的浪漫风格,标准的场地,干净整洁,摩擦力适中,每片场地之间都有围网间隔,确保网球不会打到其他场地。 最近,位于五乡北路与宁波市绕城高速东段五乡地面辅道交叉口,也在谋划打造一个体育新空间。该体育新空间充分利用桥下资源,计划打造2个半场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儿童滑梯和2张室外乒乓球桌,预计今年10月底前完工。 昔日“边角料”纷纷蝶变 东柳街道是一个建成26年、地处主城区的住宅型街道,也是鄞州这几年巧用社区“边角料”打造体育新空间比较典型的区域。 该街道东柳坊社区利用企业宿舍楼的配套车棚开办了“体育in巷园”,补齐了社区便民运动设施短板,实现居民健身“举步可就”。“除了‘体育in巷园’,我们辖区内还化零为整、巧拾‘边角料’,打造了园丁社区嵌入式口袋健身公园,华侨城社区的空中体育天台、居民乐游园及梅柏公寓地下空间,太古城社区邻里畔时光运动带,新著社区奥运星光冠军园,姚隘路体育文化公园,华光城社区运动空间等6处体育新空间。”东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鹏程说。 除了东柳坊社区,潘火街道紫郡小区、云龙镇甲村、姜山镇翻石渡村、东吴镇三塘村等地,也巧用“边角料”陆续打造了一批体育新空间;明楼街道和丰社区、福明街道福明家园社区、瞻岐镇南二村、咸祥镇咸六村等更是利用现有社区和物业配套用房打造百姓健身房,赢得群众好评如潮。 瞻岐镇游泳馆将原本闲置的屋顶巧妙利用,打造了一片800平方米的屋顶篮球场,该篮球场已于去年10月建成开放,成为周边群众休闲健身好去处。云龙镇甲村以“休闲体育”为主题,打造了占地面积33亩的甲秀体育公园,公园内设有门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走道、健身乐园、儿童游乐场等设施。潘火街道紫郡全民健身广场核心面积达2000平方米,建设了健身步道、羽毛球场、篮球场、儿童游乐场、广场舞场等功能区块。邱隘镇邱二村百姓健身房与村文化礼堂一起建设,百姓健身房坐落在邱二公园部分地块,分两层,共800平方米。目前,该百姓健身房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正在准备进行整体装修招标。 据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鄞州区启动打造嵌入式体育新空间以来,去年已累计建成100个体育新空间,今年计划再建110个体育新空间。 创新供给模式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上周,记者走访了鄞州区内的多个体育新空间,发现这些体育新空间绝大部分免费向公众开放,一些百姓健身房也主打惠民路线,一天1元钱或者两三百元包年。不仅于此,鄞州区多部门联合,在体育新空间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等方面也做了一系列探索:提供公共空间资源,通过财政“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本”,推动一批群众喜欢、性价比高的体育新空间项目落地。 郡柳社区的体育新空间主要包括杨柳郡一二三期和旁边的轨道交通集团职工之家。杨柳郡小区利用停车场架空层打造4000平方米的健身步道,按照年龄特点,分设儿童游乐区、青少年多功能运动区、中老年健身区及“智慧”健身步道等空间,可供全年龄段居民休闲娱乐,免费向居民开放;咏柳苑小区利用架空层打造300余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内设有瑜伽室、台球室、有氧区、力量区等功能区域,小区居民包年288元/年;鸣柳苑小区利用室外场地打造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池和儿童健身游乐场地,不定期开展体育类活动及赛事,所有设施居民免费…… “我们社区的体育新空间总面积达5400平方米。除了小区内的体育新空间,我们还与‘贴隔壁’的轨道交通集团党建共建、资源共享。轨道交通集团有1.5万余平方米的体育场地,小区居民可以通过社区进行预约,免费使用。”郡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琼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百姓健身房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外,该社区其他体育新空间全部免费开放。“我们委托第三方代为运营百姓健身房,向居民象征性地收费,面向其他社会公众市场化收费,用市场化收费来反哺小区,从而保障百姓健身房的正常运营。”邱隘镇党委委员郎安说。 不止价格惠民,这些体育新空间的管理也很规范。在体育新空间的共建共管中,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实行“星级评价”,制定星级标准及评比规范,设置不同达标标准,形成体育部门、乡镇街道、群众代表联审联评规范流程,通过以奖代拨形式,更好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同时,鄞州区还积极开发“运动在鄞州”健身地图,通过小程序、浙里办平台的接入,方便市民随时查询周边体育新空间的场地设施并进行咨询、预约等操作,进一步提升体育新空间的知晓度、使用率。 让体育新空间更好服务群众 在全民健身体育设施建设过程中,鄞州区积极构建顶层框架,不仅提供财政专项资金保障,还重点培育了一批“网红”体育新空间。目前,鄞州区已连续19年蝉联宁波市体育工作考核一等奖,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先后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获得“浙江省群众体育工作成绩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如何进一步打造体育新空间,更好地服务群众?相关专家和业界人士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为一项长期推进工作,需要建立城管、住建、水利、资规、文广旅体等多部门协同前期规划的长效工作机制。”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打造体育新空间,必须在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满足体育需求、改变城市面貌、打造消费空间等多元价值效用的同时,集约有效利用多元空间,解决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体育资源分布不够合理、运动项目与当地人群需求不匹配、群众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供需不够匹配的问题。 潘火街道总工会主席蔡开浩认为,在一个区域内谋划打造体育新空间时,既要考虑区域实际,也要兼顾老小区、新小区甚至农村的需求,力争在兼顾公平、合理利用资金的前提下,扩大公益性、基础性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 鄞城集团项目经理谢宏强有过多个体育新空间的运营经验。他结合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无论是嵌入式体育新空间还是百姓健身房,都要充分听取民意,特别尊重辖区“一老一小”的意见和建议。其次,除了针对办卡会员,对于没有办卡的居民,也要兼顾他们的使用需求,可以每月定期推出开放日,让他们也体会到健身的乐趣。再次,要充分利用该平台开展活动,运动会、亲子活动甚至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掰手腕大赛,均可拉近居民们的距离,让他们爱上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