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广阔 5月17日,印尼警方披露中国情侣遇害案调查结果与许多相关细节。遇害女生家属发文:“请大家切勿转载逝者的照片及微博,少一分好奇,多一分尊重,勿为其(家属)带来第二次伤害,谢谢大家!”(5月18日极目新闻) 两名中国情侣在印尼巴厘岛遇害案,引发了国内网友极大关注,各种说法甚嚣尘上。随着印尼警方披露调查结果和案件的相关细节,国内再一次掀起了对这起事件关注与讨论的热潮。 在这个时候,遇害女生的家属通过微博公开发声,言辞恳切。希望能够引起国内网友的注意,尊重逝者家属的这一合理诉求。 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起造成两人殒命的悲剧,现在最痛苦的莫过于逝者家属,因为他们所承受的是挚爱亲人的不幸离世。尤其是对于两名年轻人的父母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痛苦不是亲身经历,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除了期待整个事件能够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之外,就是希望时间能够逐渐抚平这种悲伤,减轻这种痛苦。 但是,一些网友对该事件的凭空猜测,尤其是对逝者的关系,包括他们生前的各种活动、旅游花销,甚至财产来源、衣着打扮等种种揣测,不但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尊重,也会让逝者家属受到“二次伤害”,使其难以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 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为了蹭事件的热度,为自己吸引流量、增加粉丝,更是天天盯着这件事不放。而在其转发新闻的同时,常常夹带私货,进行各种没有根据的揣测,甚至干脆就是造谣,却丝毫没有想到这种行为的背后,可能对逝者家属带来的困扰和伤害。 有些网友,可能觉得自己关注、转发这样的新闻,并没有谋利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醒其他人注意,或者是从他人的悲剧当中吸取教训,况且自己在转发过程中也没有虚构事实,没有造谣。问题在于,如果逝者的家属没有意见,或许无可厚非,但是在逝者家属已经公开表态,请求网友不要继续披露逝者的照片、不要转发她的微博内容的情况下,我们理应尊重逝者家属的这种意见和请求。 面对各种各样的网络热点事件,我们当然可以关注、可以讨论,但是应该有分寸感、有边界感,尤其是应懂得尊重这些热点事件中的当事人及其家属,呵护他们的感受,避免“二次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