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松炎带领乐队表演粗细十番。 |
|
本文作者采访杨松炎。(李荣荣 摄) |
|
杨松炎沉醉于二胡的丝竹乐音。(方其军 摄) |
|
粗细十番曲谱。 |
|
粗细十番表演。 |
|
杨松炎“诱惑”年轻人接触击打乐器。(方其军 摄) |
方其军 “你好,你对余姚非遗项目有哪些了解呢?”5月13日,余姚市第三届“童话非遗”少儿故事大赛复赛在余姚市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在余姚生活的5岁俄罗斯女孩Dasha以作品《啷哉的说法》参赛,颇受人关注。赛后,她说:“我晓得不少余姚的非遗项目,比如黄鱼面烹制技艺、袁阁老的传说,还有粗细十番……” 俄罗斯女孩Dasha所说的非遗项目“粗细十番”,属于民间音乐,在2012年8月被列入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粗十番以击打乐器为主,如锣鼓;细十番以丝竹乐器为主,如琵琶。但,在击打乐器中,也有细巧的,比如酒盅。演奏者双手拿两只阔口酒盅,盅口对合,合着乐拍碰击,声音清脆透亮。显然,“粗细十番”源于烟火气的日常生活。 清代余姚诗人胡德辉留有描述粗细十番演出场景的诗句:“何以发聋聩,鼍鼓杂金桡;何以流雅韵,细乐和笙巢。”这是带着泥土气息的交响乐:唢呐声响,令人联想到电影《百鸟朝凤》;二胡音起,令人浮想名曲《彩云追月》。声声锣鼓,迸裂村野的粗粝;阵阵弦乐,沉醉乡风的温柔。时密时疏时重时轻,交错叠映起伏有致:那是蛙鸣,那是鸡啼;那是捣衣声,那是爆竹响;有怀伤的低吟,有欢欣的高歌…… 十七岁的少年:攥紧乡音遗韵 “那时候,饱饭不能顿顿吃,我却还凑钱去买乐器。”现年75岁的粗细十番省级非遗传承人杨松炎回忆自己的17岁时光。那年,杨松炎决心学习“粗细十番”乐器演奏,这个意愿,在他心里已埋了五六年。早在11岁那年,乡里村坊赶庙会,人群中有一队敲锣打鼓、吹拉弹唱的汉子缓缓前行,其他人都笑着避让。杨松炎看那领头的人,觉得好威风,羡慕之余想到要是自己也能率领一支队伍在庙会走上一趟,该有多气派。于是,他时常留心着粗细十番的演奏者们,他们去哪儿演出了,就跟着去观看。不会演奏乐器,但在演出间隙,摸上一把、假装演奏,似乎也很过瘾。有时,那些演奏者看他喜欢乐器,会稍微教教他。教的次数多了,杨松炎就逐步学习曲谱,渐渐上了手。虽然生硬,但听那声响是自己演奏的,不免激动和窃喜。受此鼓舞,想当“粗细十番”头儿的愿望更加坚定了。 杨松炎说,当时只是想掌握粗细十番的乐器演奏,但在了解粗细十番的历史后,内心更有一种敬重。传说粗细十番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治水的年月,是民间歌颂大禹治水功德的乐曲,后成为宫廷音乐,以工尺谱记录,以言传身教方式传承。明朝中后期,渐渐“流落”民间,盛行于江南。“粗细十番是否能与大禹治水挂上钩?或许只留存在想象的空间里。但它在明代开始变成江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倒是有据可查。”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明嘉靖后期,浙东打击倭患有成,人们欢庆太平,祈求丰收,纷纷举行迎神赛会活动。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在庙会上缤纷登场,争奇斗艳,粗细十番就是其中备受称道的一道亮丽风景。 由“出风头”的哗众心理到民俗传承的“使命感”,杨松炎对粗细十番的学习更加认真。锣鼓的敲打相对比较好学,唢呐、二胡等乐器演奏的知识量、技巧性、熟练度要求则高许多。如果没有一定的意志力,只靠三分钟热度和浅层的喜欢,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只是勉强应付几曲,很难修成正果。尤其是想当“头儿”,粗细十番的各种乐器都得学会,都得娴熟,这样在演出的时候才能指点和统领乐队的各个行当,取得最佳演出效果。在17岁那年,用门窗砖瓦卖钱换得生平第一把唢呐后,杨松炎跟着乐队边演出边学习。“唢呐哪有那么好吹,不经过刻苦学习,哪怕是涨红了脸吹得再用力,往往连个声响都没有。”手掌上磨出了茧,嘴唇上起了泡,他并不退却,就当是激励进步的勋章。20岁,杨松炎正式“出师”了。 依靠唢呐,依靠粗细十番,杨松炎年纪轻轻就有了“饭碗”。那时候,生产队记工分,“下雨天,村里人没法下地干活,得不到工分。我去演出,还是有工分。有一阵子,我真为此有些得意。说实在的,仅凭爱好很难一心一意持久专注,生活的柴米油盐毕竟不可或缺。”杨松炎说,“初中毕业的我,在那个年代,文化水平还算可以。我没有选择其他行业,一直从事粗细十番的演奏,抛去热爱艺术的禀性不说,不得不承认搞粗细十番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回报也是原因之一。”杨松炎感叹。要是生活得不到保障,肯定不能将粗细十番当作职业,也就只能业余玩玩了。 从演出记工分,到后来参加乡里组建的文宣队,虽然能够养家糊口,但粗细十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是用于民间婚丧嫁娶、生日寿诞等场合,总体只是于乡间撑撑市面,尤其从艺术彰显的层面来看,终究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有点土,与殿堂学院的音乐好像不能平起平坐。”杨松炎嘿嘿笑着,略显自嘲地说。余姚市文化馆一名工作人员则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土有土的优势,民间音乐自有不可替代的特质。粗细十番是在村头巷尾扎根生长的,是在田间地头闻了稻草烟味传播的。如果仔细分辨,每一个鼓点,每一声琴音,都有我们这一方水土的腔调和印迹。” 世纪初的确幸:摇曳亭亭芳华 “松炎师傅在家吗?”2006年初夏的一天,余姚市朗霞街道文化站的同志找到干家路村杨松炎家。杨松炎迎上去,热情接待之余询问有什么事情。文化站同志说,全国正在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站根据村里上报的关于民间音乐粗细十番的线索,登门造访了解相关情况。如果条件成熟,粗细十番将作为项目向余姚市报送,看能不能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在那一瞬间,杨松炎感到,民俗文化的春天来了,粗细十番的春天来了。 如果被列入非遗名录,可以理解为特定意义的“登堂入室”,这一刻,可能“梦想照进现实”。“国家重视了,潜行于民间的文化样式必能扬眉吐气,受到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尊重。” 2001年,已经传承粗细十番约40年的杨松炎,在村里组建了民乐队,有20余名成员,主要从事粗细十番演奏。有关人士指出:“在余姚,粗细十番的演出团队分布广泛,从山区到平原,从城镇到海边,许多村落有演奏队,只是名称各有不同,有的称坐唱班,有的叫鼓亭班。如马渚镇姚家村、牟山镇湖山村、梁弄镇五桂村、黄家埠镇杏山村、临山镇临城村、泗门镇后塘河社区、四明山镇北溪村、鹿亭乡石潭村、丈亭镇梅溪村、河姆渡镇翁方村、兰江街道磨刀桥村以及大岚镇后朱、戴糜、雅庄、新岚等地的粗细十番演奏团队,在当地都比较出名。但,重要骨干能坚持数十年且广泛而频繁地开展活动的,还得数杨松炎与他的伙伴们。” 与文化站同志交流后,杨松炎当天就着手整理资料。对他而言,能将相守一生的粗细十番列入非遗名录,其意义不亚于他自身“登科”。最终,经文化站统稿,一份相对完整的“粗细十番”非遗材料形成了。余姚粗细十番具体可分粗十番、细十番。粗十番通常由唢呐两人、锣鼓四至六人组成。由唢呐和锣鼓配合演奏,当唢呐吹奏时,锣鼓疏而轻;当唢呐停奏时,锣鼓密而重。唢呐常用曲目有《过场》《大小开门》《骑马》《辕门》《云庆》《进城》《双子》《出家行》等。细十番人员十余人至几十人不等,通常使用的管乐器有笛、箫、笙、小唢呐等,弦乐器有板胡、二胡、高胡、中胡、四弦胡等,弹拨乐器有月琴、琵琶、三弦、金刚腿、秦琴等。专业人士称:“粗细十番的魅力不在一人一器,而是依靠全体演奏人员的默契配合,高低轻重、强弱缓急,都要调度得当。将击打器乐与丝竹器乐有机配合,音色丰富,音调动听,粗犷与优雅相间,高亢与婉转并存。” 当时在余姚市文化部门从事非遗工作的陈科回忆说:“收到朗霞街道报来的粗细十番材料,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2006年12月,余姚粗细十番被列入首批余姚市级非遗保护名录。2008年5月,被列入第二批宁波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在名录中,杨松炎所在的朗霞街道干家路村成为余姚粗细十番传承基地,而他自己也成为登记在册的传承人。一时间,余姚粗细十番名声大噪。杨松炎与他的团队经常受邀参加各类大型演出,不再局限于红白喜事和贺寿堂会。比如,在余姚市村落文化艺术节上,杨松炎带着团队全阵容参演,成员身着唐装,怀抱民族乐器,庄谐相宜的漫长仪仗款款而行,仿佛古时庙会的经典场景“复活”,声声传统乐音萦绕,张弛有致,高低错落,似珠落玉盘,若雷鸣天际。如此氛围,令观众一时不知今夕是何年。 在重要平台上的一场场演出,让杨松炎与他的民乐队收获更多的“订单”:“杨师傅,下趟请到阿拉村里来演出啊。”“老师傅,我们单位正在开展一项活动,可否专题创作一个节目啊?”于是,杨松炎利用粗细十番的传统元素创作了宣传反腐倡廉的新曲目《结婚之前》,创作了用以宣传消防安全的新曲目《靠山》等,一经演出,受到群众欢迎。 粗细十番还吸引了高等院校、艺研院所的青睐和调研。如2017年,宁波大学有教授带领学生赴干家路村开展粗细十番的曲谱记录与调查。2022年,长期关注、扶持粗细十番保护利用的余姚市文化馆、余姚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持续组织力量,从传承人访谈、演出实录、专家对话等环节,对余姚粗细十番开展抢救性记录拍摄,形成珍贵的体系式影像资料。 心尖上的念想:有缘衣钵相托 “这个很容易学的,你常来,我包你学会。”年过七旬之后,遇到对粗细十番感兴趣的年轻人,杨松炎总是这样出言“诱惑”。其实,真正学深学透,那是得经一番苦寒的。但先让人尝试是第一步,这也算是拓展“群众基础”。看着年轻人参与进来,他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对粗细十番的喜爱曾是那么灼热。喜欢一样东西真是一辈子的事情。 杨松炎早就过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但演奏粗细十番没有退休一说。他时不时会拿起每一样乐器操练一遍,受邀演出时,仍会带着团队亲自上台献演。尽管身体还很健朗,他却意识到培养后继者、接班人是当务之急,要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形成一个老中青培育梯队。待到真正不再接触“业务”了,他决定将衣钵和在民间音乐界的“江湖地位”倾授给所相中的那个年轻人。 可是,这样的年轻人,杨松炎至今没有找到。他说,这个年轻人必须对粗细十番有深切的喜爱,同时要为人品质淳朴、做事富有韧劲。“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学习、掌握粗细十番,在日常生活中相随相伴。这样,对习练者来说,能丰富生活获得乐趣甚至赖以为生;对非遗项目来说,则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甚至发扬光大。”其实,多年来他带出的徒弟已是不少,只是早先的那批徒弟如今年岁也不小了。而近几年带的几个小后生,很难称心如意,有的在技术掌握上似乎缺少天赋,有的在行业选择上有些心猿意马。 2012年,杨松炎受邀到附近的许家场小学教学生学习粗细十番,他教得很认真,一些学生也学得很用心。但小学生中的苗子,距离能真正入行还太远。“给小朋友授课,我认为应以体验为主,让他们以家乡有粗细十番这样的非遗项目、文艺瑰宝为荣,在他们的成长记忆里,有这么一种乡土文化的音乐浸润就可以了。”杨松炎说,“可授衣钵的徒弟,还得在社会年轻群体里寻觅。” 余姚粗细十番在各个乡镇有不同的传承谱系。作为非遗传承基地的干家路村,据村里老艺人陈均定回忆,有名有姓的第一代传承人可追溯到泗门镇海南村的大来师傅。在1949年之前,大来师傅带出了徒弟杨庚南、陈均定,他们为第二代传承人。之后,便是第三代传承人杨松炎、干巨明、孙传忠、张坤、周质培等。杨松炎等人又带出第四代传承人杨州洪、谢荣珍、曹夏琴、曹佰军。当然,目前余姚粗细十番的传承顶梁柱还是杨松炎。他等待着1985年后出生的那个或那群年轻人,出现在粗细十番的传承谱系中。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余姚市文化馆、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