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朱 宇 冯 瑄 通讯员 赵巳栋 应雨航 海拔1600多米的四川凉山甘洛新市坝镇鲁格村,青山环绕。 修剪枝条、拔掉杂草……闷头干了半晌活儿的木乃子哈,蹲在田头远望,明晃晃的阳光刺得眼睛眯成了缝儿。 这两年,他的生活有太多“想不到”—— 同样是自家的20亩农田,过去,一年劳作下来,加上外出打工,全家收入不过万把块,如今,即便“家里蹲着啥也不干”,每年可拿到6000元; 不仅如此,在家门口一天“又剪又拔”下来,竟然还有百来块工钱,甚至更多。 这样的美事,也让鲁格村党总支书记木各热打“想不到”—— 2023年的新年,“一穷二白”的高山村,竟然分到了12万元“红包”。一下子,这座斜窝在山腰子里的村庄,在全县“出了圈”,516户村民也跟着“挺直了腰板”,村里不时会接到通知,“县里组织来参观”。 这一切,都与李志钧有关。 这位宁波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其实,也“想不到”—— 从最初从事进口婴幼儿食品,到跨界“育种”樱桃李果苗,扎进大凉山,一晃,流走了十年光阴。 穿过大渡河支流尼日河向上,山路十八弯,车子终于抵达鲁格村农田。 这是李志钧的板房基地,也是宁波奉化与甘洛的东西部协作项目樱桃李种植项目所在地。 山风吹过,一株株樱桃李正值挂果。 “小可爱”们让甘洛县委常委、副县长、宁波挂职干部陆剑波“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要知道,两年前,他初到甘洛,这个曾经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而繁华的小县城还处在“产业转型的痛苦中”。 “寻找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成为挂职干部工作的重心。 彼时,告别婴幼儿食品进口,转做高端水果果苗育种的李志钧,将之前放在北仑试种且一直不成功的几大类进口果苗,搬到了云南,樱桃李果苗从中“胜出”。 “当时正好听说宁波与凉山结对,开展东西部协作,我总是想要做点什么。”站在樱桃李项目板房前,李志钧腼腆中带着笑。 “樱桃李究竟是个啥子”“种这个能挣多少钱”“果子能卖得好吗”…… 去年,带着鲁格村村民的疑虑,宁波挂职干部和当地镇村干部驱车往返近20小时,前往李志钧的昆明基地考察。 最终发现,樱桃李这个水果品种环境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而且种植、经销等全权由企业负责,村民在流转出去土地后还能务工,村集体每年也有一笔不错的分红。 新市坝镇和鲁格村干部吃下了“定心丸”。 道相同,谋而合。 一个由桃、李、樱桃、杏杂交的进口高端水果项目在鲁格村扎根了。 去年4月,樱桃李项目运营主体、李志钧所在的成都果猿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也注册入驻,免去了村民对樱桃李销路的担心。 整个樱桃李项目以“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350亩种植土地,全部来自鲁格村村民用地,涉及50多户。 木乃子哈正是其中之一。 他算了笔账,签7年合同,前3年,每年每亩土地租金300元左右,20亩地,每年租金就有6000元。3年后,樱桃李进入丰果期,租金还会上调,每年租金也会增至七八千元,不仅如此,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又是一笔钱,“划算得很”。 木乃子哈打的是“小算盘”,宁波挂职干部盘的是“大账”—— 7年下来,樱桃李项目可为鲁格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6万元。 “单纯的项目种植只是增收,育种才能惠及更多的地区和农民。”接下来,更多的“樱桃李”将在甘洛开花结果。 开建育苗基地、启动500亩二期种植项目…… 李志钧“最初的梦想”穿过风,又绕个弯,最终开出了勇敢的花。 扫码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