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酒泉6月3日电(记者黄一宸 郭明芝)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于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东风着陆场一切准备就绪,多措并举迎接航天员安全“回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为保障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安全返回,东风着陆场已开展五大准备工作:一是推进着陆场布局优化,在东风着陆场周边勘选应急备降场,按照飞船连续两圈可返回状态设计了搜救方案。二是新增后弹道返回搜救区域,设计飞船后弹道返回搜救方案,提升东风着陆场应对大范围偏差快速搜救能力,进一步增强航天员安全保障能力。三是构建非合作式搜索体系,与合作式搜索体系融合应用,提升东风着陆场快速精准搜索到达能力,破解返回舱信标失效等意外情况快速搜索难题。四是创新预案体系构建方法,形成以风险识别牵引、应急指挥要点统领、专业预案支撑的新一代预案体系。五是全面实施装备检修检测,发现和解决故障隐患,提升搜救装备可靠性。 据介绍,东风着陆场各参试力量于5月10日进场完毕,按计划有序组建了空中(直升机)分队、固定翼飞机(载伞降救援组)分队、地面分队、道路封控分队、搜救支援分队、搜救预备队等搜救力量,并在后弹道返回着陆区、推迟一圈返回着陆区择地部署了地面搜救小组,协同执行搜救任务。 新华社酒泉6月3日电(记者黄一宸 郭明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针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东风着陆场首次新增后弹道返回搜救区域,这也是我国首次在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中新增后弹道返回搜救区域。 “国际空间站运营以来,先后出现过3次载人飞船后弹道返回案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高级工程师、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副总设计师卞韩城介绍说,通过对国外载人飞船后弹道返回案例的分析研判,神舟十五号返回任务在以往大范围偏差搜救预案的基础上,首次规划飞船后弹道返回着陆区,设计飞船后弹道返回搜救方案,提升东风着陆场应对大范围偏差快速搜救能力,进一步增强航天员安全保障能力,确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安全返回。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截至目前,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已在中国空间站在轨驻留186天,是目前在中国空间站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乘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