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民生/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永年“开放观”的启示

    哲 明 

    郑永年教授是余姚人,作为全球著名智库专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事务研究院院长,他对宁波多有关注,近年来多次来甬考察调研,还受邀担任本地智库“国研经济研究院东海分院”的名誉院长,对宁波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日前,郑教授再次来到宁波,在国研东海智库论坛上作“大变局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演讲。演讲一如他的研究风格,观点精辟独到,论据纵横博引,剖析深入浅出,内容紧贴时代,既有全球视野,也有本土案例。一些重要观点,可谓千金难买。

    演讲中,郑教授强调和阐述最多的是“开放”。他说,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三大法宝”,那就是改革、开放、创新。开放是最重要的。开放是改革和创新的基础或者前提条件。

    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开放对宁波城市地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怎么讲都不过分。在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大搞科技封锁、鼓吹“脱钩断链”的逆流之下,宁波如何保持对外开放的定力?如何巩固扩大对外开放的优势?郑教授报告中的观点,对我们深有教益。

    面对“卡脖子”“脱钩”的逆流,宁波作为外贸大市,无疑最先感受到了订单流失的压力。如何看待和判断走势?我们既要认清现实,更要看透本质。郑教授说:这种“脱钩”是政治逻辑,甚至可以说是部分政客逻辑,不符合资本逻辑,更不符合市场逻辑,也不符合技术逻辑。

    果然,话音刚落,5月3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再次到访中国,在北京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会见。马斯克把美中利益比作连体婴儿,认为彼此密不可分,并明确表示反对“脱钩断链”。几乎同时,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星巴克首席执行官纳拉辛汉相继来华,稍早还有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博拉到访上海,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现身北京三里屯……马斯克们作为企业家,有着最敏锐的市场触角,也知道企业的根本利益所在,以实际行动对“脱钩”说“不”。从大势看,“脱钩断链”只是美国少数政客一厢情愿的做法,市场终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郑教授又说,美国想同中国“脱钩”,为什么很难成功?这主要是民营企业的功劳,中国的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已经展示出非常强的韧性。这句话怎么听,都像是对宁波企业说的。的确,宁波的民营企业不但深度嵌入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而且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宁波拥有单项冠军企业83家,连续多年蝉联全国之首。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要持续强化“宁波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加快更新缺乏优势的可被替代产品,因势拓展顺应国家战略的新兴领域,不断增加产品在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中的韧性。

    一是把长板拉得更长,不断扩大比较优势。用好政策支撑这一重要抓手,通过优化外贸结构,引进和培育“大优强”外贸市场主体;推动民营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在更多的细分领域做精做专,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二是迭代升级新产品,提升行业话语权。发展趋势已十分明显,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明显,因为是可以被替代的。特别是东南亚国家通过提供更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实行更优惠的投资政策,在中低端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对我们构成强有力的竞争。按照郑教授的说法,这是必然规律,同脱钩不脱钩没有关系。宁波必须以更加坚决的态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使外贸产品加速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三是“西方不亮东方亮”,更多拓展新兴市场。加快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跨境电商、海外仓、前置仓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尤其要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促进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

    全球化符合人心,逆全球化不得人心;越是形势复杂,越要主动开放。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的决策部署,宁波要让开放这个最大优势发挥更大作用,以海阔天空的视野谋开放、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抓开放,全方位打造高能级对外开放先行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