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诗意中走近范钦的精神世界

——读范伟国主编的《范钦诗文选》

    糯米味 

    “今世只知天一阁,几人通读范钦诗?”范钦后裔范伟国先生在其主编的《范钦诗文选·序》中如此写道。拜读全书后,在诗意中重识范钦,一个鲜活、灵动的范钦,正穿越历史烟云款款走来……

    他是痴心的藏书家。在传统观念中,看一个人是否成功一般先看是否做官,我却认为,看范钦当以藏书为首。明朝诗人沈一贯在《天一阁集序》中称赞范钦,“司马公于书无所不蓄”;清光绪《鄞县志》载,“浙东藏书家以天一阁为第一,有功文献甚大”。范钦一生嗜书如命,每到一处,总是非常留意搜集当地的公私刻本,特别是历来不甚为藏书家重视或无力获得的各种地方志等。范钦在《〈烟霞小说〉题辞》中写道,“余不佞,颇好读书,宦游所至,辄购群籍,而尤喜稗官小说”。也许缘于此,有人称他“业余”做官,“专业”藏书。明嘉靖年间,在外做官多年的范钦返回故乡,在月湖畔建藏书楼,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名“天一阁”,在我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范钦留给后世的著作中,有关藏书的诗篇并不多,《上元诸彦集天一阁即事》是唯一直接写天一阁的诗作。诗中写道:“阗城花月拥笙歌,仙客何当结轸过。吟倚鳌峰夸白雪,笑看星驾度银河。苑风应节舒梅柳,径雾含香散绮罗。接席呼卢堪一醉,向来心赏屡蹉跎。”字里行间,洋溢着欣喜心情,这也许就是书的力量。如果没有范钦,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也许会少一个。

    他是忠心的士大夫。如果说,天一阁的建造,范钦一生钟爱藏书是主观内因,那么他从政则是客观外因。范钦历任随州知州、工部员外郎、袁州知府、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副都御史等,从政几十载,平民意识、报国思想一直相伴,从范钦身上可以感受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正统士大夫情怀。范钦一生心怀家国、刚正不阿,一心做一个造福地方、惠及黎民的好官。《苦旱叹》中“大户仅可过,小户愁饥饿”,反映他深切体会到老百姓的疾苦;《新月词十首奉和东沙》中“白发何人青海戍,玉门关外月如霜”,反映他身处江湖忧患边疆;作为士大夫,范钦也有归隐之心,他在《夏日湖上十首》中写“大隐何城市,幽心只草堂”。人常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对范钦来说“大隐则隐于草堂”——最高境界的隐逸是在烟火生活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在《初夏望春庄漫兴四首》中,他写“久结烟霞为侣,渐呼鸡犬成群。花径几番红雨,麦丘一片黄云”,好一派田园风光!让人似乎进入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诗意中。

    他是独具匠心的文学家。有人说范钦是一位诗人——对古体诗、近体诗,特别是律诗有深入研究,并留下大量作品;也有人说范钦是一位书法家——擅长行楷,曾有较多手迹存世;更有人说范钦是一位刻书家——一大群默默无闻的匠人,因为范钦的刻书得以传世流芳。其实,称范钦是独具匠心的文学家更合适。范钦晚年回到宁波后,或组织或参与了四个诗社,其中一个为“十洲阁诗社”,范钦为社主;另一个为“东山诗社”,骨干便是“东海三司马”——明嘉靖年间,甬上出现三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分别是范钦、张时彻、屠大山,他们同年同籍,均为鄞县人。屠大山官至兵部侍郎,张时彻官至礼部尚书和南京兵部尚书,范钦官至兵部右侍郎。“诗言志,文载道”,范钦是作诗为文的高手,好友林芝评价他的作品“其文似扬雄,赋似相如,盛有《天一阁集》行世”。范钦一生著有《四明范氏书目》等,最有影响的当数《天一阁集》。《天一阁集》是范钦的诗文合集,收录了范钦从政28年间及归里后所作的诗文等近1500篇。范钦的诗文中有诗意更有远方。“天青霜白万林空,绰约枝头几点红”(《题画》),这样的意境让人想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竹外桃花三两枝”。“独鸟天边去,孤云海上还”(《泛江》),这样的佳句让人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是暖心的普通人。明嘉靖年间,月湖畔范家,一声男婴的哭泣仿佛泛起了湖面的层层涟漪,族中长辈按照排行,给他取名“范钦”。范钦小时候,家境不是很好,尽管如此,范家非常重视教育。27岁那年,范钦考中进士开始了奔赴各地的仕途生涯。范钦有七情有六欲更有喜怒哀乐。明嘉靖四年(1525年),19岁的袁氏与范钦喜结良缘,婚后生有六女二子;明万历三年(1575年),袁氏离开世界。袁氏的过世对范钦来说成为“心中永远的痛”,在《祭先妻袁宜人文》中,范钦写下“吾顾可一日而无吾妻邪?”“吾可一日而无吾妻邪?”催人泪下。宁波老照片收藏家水银先生在该文“导读”中指出,“通篇充满了范钦对袁氏真挚的敬重,乃至深厚的眷恋之情。这样的真情流露,在崇尚内敛、含蓄的士大夫的生活中很是罕见”。范伟国先生认为,“笔者读过的古人文章也不算太少,但像范钦公《祭先妻袁宜人文》这样深情悼念妻子的文章是第一次看到”。而面对子女凋零,范钦写下了《哭德儿六首》,“十年两丧子,此日更伤心”,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人生的苍凉。《闺情》则让人感受到范钦柔情的一面,“青青陌上柳,年年送别离。只宜攀折尽,不长出林枝”。范钦愿将柳枝攀折尽,不让它再长出来,最终希望世人不用再折柳送别。这是何等感天动地的期盼。

    他是切心的真朋友。打开《范钦诗文选》,一个随其本性、感情充沛,对志同道合者无限珍爱的范钦迎面走来。《范钦诗文选》中,“赠诗”很多,如《赠黄端中》《赠桑子木》《再赠熙载》《赠黄茂才还吴》《淮阴行赠朱封君》《赠周大卿北上三首》《赠仲德访李总戎》《分赠王鹏江郡守二首》《分题它山赠鹏江王太守》等。这类诗篇中,数量最多的当数写给屠大山和张时彻的。屠大山,号“竹墟”;张时彻,号“东沙”。范钦写下了《泛舟和竹墟二首》《依韵奉酬竹墟二首》《秋园漫兴和竹墟二首》《闻竹墟闷坐有作四首》《集竹墟宅用前韵三首》,以及《秋怀四首和东沙》《夏日宴东沙山亭》《春日集东沙宅二首》《依韵酬东沙见怀》《西庄燕集和东沙》《中秋对月杂咏和东沙》《元夕东沙宅观灯二首》《丁卯除夕和东沙二首》《七夕小集和东沙九首》《和东沙秋日漫兴六首》《和东沙八至茂屿庄韵二首》《新月词十首奉和东沙》《和竹墟东沙二月朔山亭小集值雪》等。遥想当年,以“东海三司马”为首的甬上文人雅集唱和,于烟火中寻找诗意,把寻常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范钦诗文选》从《天一阁集》中精选了较能代表范钦政治思想与文化艺术水平的作品355篇(首),不但有原诗原文,而且有注释、赏读和导读。赏读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常常一两句话就让人拍案叫绝,比如,《山行》的赏读只有寥寥四个字——“闲适之作”。

    编者表示,编此书旨在为读者了解范钦生平、熟悉范钦为人、走近范钦精神世界提供一条便捷的途径。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也许走近范钦精神世界的路很长很长,不妨从阅读范钦的诗文开始……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