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戎美容 通讯员 倪劲松 陶玲玲 初夏时节,余姚河姆渡镇江中村的茭白田里,嫩绿的茭白叶一丛丛,葳蕤壮茂,风吹过,泛起“绿浪”滚滚。 前天上午,茭农李如君穿着雨衣和防水裤,躬着身将成熟的茭白一一拔起,不一会,附近的田埂便垒了起来茭白,“这款‘八月茭’上市,市民又可以尝鲜喽!” 李如君口中的“八月茭”是茭白界的“顶流”,鲜嫩、无渣,另有一股清甜味,非常受大家的欢迎。“我们茭地里干活,直接生吃,解渴又果腹。” 有着20多年茭白种植经验的李如君不断尝试新模式,“‘八月茭’原先是10月份才上市的,但我们这里的茭农经过考察、培育、试验,使这个品种成了夏季时令蔬菜,如今供不应求。”李如君喜笑颜开地说,他承包了四五十亩茭白地,有浙茭二号、余茭四号等多个品种,目前,平均一亩地有近1万元的产值。 李如君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茭农们按茭白的种植模式和品种特性进行“分门别类”,一年之中有8个月能吃到新鲜的茭白,大大提升了茭白的经济效益。 作为“中国茭白之乡”的河姆渡镇,是目前宁波最大茭白种植区,全镇共有1.5万亩茭白复种面积,作为一个传统的种植产业,如何在上面萌出“新芽”?这些年,河姆渡镇党委、政府持续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广无公害环保种植,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该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李海松表示,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河姆渡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那时种植都是单季茭白,上市时间只有两个月,且品质一般,收益上不去。为改良品种,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在镇农技员郑春龙带领下,河姆渡先后选育、引进和推广了30多个茭白新品种。此后,该镇还试验成功茭白田套养甲鱼法,解决了福寿螺对茭白的侵害,取得种植、养殖双赢。 如今,河姆渡镇已形成一条颇具特色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全年茭白产量达2.5万吨,产值超1.2亿元,茭白甲鱼的年产量260吨,产值约6000万元,万余亩茭白田成为河姆渡百姓的“致富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