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在全省上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和“三个一号工程”之际,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已经到了势在必行、非改不可的时候。 这是服务“国之大者”、厚植发展根基的迫切要求。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演进,应对惊涛骇浪、疾风骤雨,国资国企“压舱石”不能动摇,必须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宁波争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国资国企“主力军”不能缺位,必须在发挥好民营经济优势的同时,推动国有经济加快壮大。宁波要扛起历史使命,锻强大港口、做强大产业、发展大交通、推动大开放、建设大都市,国资国企这根“顶梁柱”必须挺起来,把服务“国之大者”的硬核力量锻造得更强。 这是顺应变革趋势、实现破茧蝶变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市国资国企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乡品质、保障基本民生、开展对口帮扶、抗击新冠疫情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对标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不少规模性、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整体能级亟待提升、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经营能力亟待增强、企业治理亟待升级、发展生态亟待改善。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全力破解国资国企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实现脱胎换骨、破茧成蝶的根本性变化。 这是锚定一流目标、展现样板风采的迫切要求。这次国企改革,紧扣争一流、创样板的目标追求,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现实需要,体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立根固本,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巩固提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二是突出守正创新,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前提下,加快实现国企发展理念更新、机制革新、功能焕新、业态塑新。三是突出扶优育强,把国企发展纳入“大优强”企业培育体系,推动国企量质并进、能级跃升。四是突出整体系统,进一步完善国企功能、优化国资布局,提升国资国企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国企要牢记“改革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奋力开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加速推进、积厚成势的关键阶段,我市国有企业发展机遇无比巨大、建功舞台无比广阔,承担的使命任务也无比艰巨。顶梁支柱要有顶梁担当,必须以能级大提升、发展大跨越放大国资国企独特优势。要以布局重塑为牵引,厘清功能定位、突出主责主业,确保争先方向明晰、赶超目标明确、前进赛道明朗。要以世界一流为标杆,深化改革赋能、提升企业能级,推动产业高端化、经营市场化、治理现代化,加快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要以服务大局为己任,在稳定经济增长、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打造现代都市、推动共富示范先行上打头阵、挑大梁。要以定规立制为依托,健全党建工作体系、监管监督体系、综合考核体系、公平竞争体系,加快构建与国企高质量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治理体系。 千钧重任全凭铁肩担当,万里征途唯有实干开道。全市上下特别是各国企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干事平台,强化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格局站位、锐意进取创一流的能力本领、事不避难勇向前的过硬作风、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协作精神、清正廉洁守底线的规矩意识,乘改革之势、聚发展之力、建非常之功,以精神大提振、争先大突破展现国资国企担当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样板进程中书写更加精彩的国企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