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6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化曲毫”创富记

宁波白茶第一村董家岙
奉化曲毫“茶保姆”方乾勇(受访者 供图)
樱花掩映的山川茶场
“奉化曲毫”茶书院的空间
(受访者 供图)
新采摘的“奉化曲毫”
安岩茶场
峰景湾茶场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奉化区举行了“国际茶日”活动暨“奉化曲毫”新品发布会,现场推出了珍品奉化曲毫、雪窦红、奉白银针、奉白牡丹、奉白贡眉5个新品,使“奉化曲毫”家族的名茶达到了15种。而最新的信息显示,2023年奉化全区春茶产量突破1000吨,产值近亿元,迎来历史新高!

    与宁海的“望海茶”一样,“奉化曲毫”是奉化独有的茶叶区域性品牌。

    “奉化曲毫”最大的特色就是茶形,它是蟠曲形的茶叶,这在宁波名茶中并不多。而奉化的名茶都是此类,这也是中国茶界独特的现象。

    那么,“奉化曲毫”在近30年的历史中,走过怎样的品牌创建之路?奉化的茶农们又是如何依托这一品牌走上创富之路的呢?

    汤丹文 竺济法/文

    杨建华/摄

    一

    好茶定有来历,奉化的茶事自然与地域历史、风土相关。中国十大名茶产地,都在约北纬30度的范围内,奉化正在此列。加之,奉化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多西南来,水往东北去,风水适宜,有山皆宜茶。

    这里曾发现了茗山后遗址,距今6000年到3500年之间。这个遗址虽与茶事无关,但地名中有“茗”,也是机缘。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品茗比喝茶多了一份雅韵。

    历史上,奉化茶事的传说、故事、佳话不断:

    弥勒佛化身布袋和尚茶事,源于南宋高僧智朋的诗偈“若遇当行家,唤醒喝茶去”;宋仁宗梦游雪窦山,称其为“应梦名山”,赏赐龙茶二百片,为“奉化曲毫”的蟠龙之形,留下因果;北宋云门宗重显和尚,与三位明州知府交好,留下不朽禅茶诗篇;及至近代民国四大高僧之一的太虚大师,作为雪窦寺第70任方丈,也时时“且酌杯茗吟佳句”……

    而从茶史的研究出发,出土的多种早期茶器具表明,奉化茶事始于唐之前,发于唐至五代,盛于宋时。南宋《宝庆四明志》载:奉化年交“茶租钱四百四十九贯七百二十九文”,远远高于同期的鄞县(二百三十九贯)、宁海(一百九十七贯)与象山(一百五十三贯)。而当时奉化茶叶的主产区,就是现在的溪口一带,像棠岙、六诏、亭下、东岙、西岙、东山等地,皆产好茶。

    新中国成立后,奉化亦是全国重点产茶县,1965年成立的国营奉化茶场,曾在浙江十大茶场中位列第三。到20世纪90年代初,奉化共拥有3万多亩茶园,但那时名茶很少,只有“蟠龙”“武林”等品牌,名优茶基地更只有几百亩。

    当时,奉化的茶农更多的是生产所谓精制珠茶,通过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海外,打的是“天坛牌”特级珠茶品牌。他们付出最多的劳动,赚的却是两三元一斤的辛苦钱。而茶产业,对当时奉化经济来说,也是聊胜于无。

    转机发生在1996年。当年,奉化林特总站的农技专家方乾勇想为故乡创制一款新名茶。之前七八年,他辞去了邻县一个镇的镇长职务,重返茶叶老本行,并去了日本进修。自此,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的方乾勇,一辈子与“奉化曲毫”如影随形。

    二

    在宁波,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名茶,“望海茶”和“奉化曲毫”比较成功。“望海茶”背后站着一位茶叶专家陈洋珠,而“奉化曲毫”创制名茶的路上,引路者就是方乾勇,奉化的茶农都亲切地称他为“方工”。

    我见到方乾勇,是在清明的前几天,正值春茶采摘。由于去年冬天干旱,再加上三月春雨并未下透,新茶迟发,产量并不乐观。方乾勇带着我们走了几个茶场,他去作技术指导,我们顺便长长见识。

    方乾勇身形瘦削,眼圈黑黑的。春天里他最容易受累,因为这是最忙的时候。当然,现在退休了,后来者王礼中接了班,好了许多。但方乾勇仍然活跃在奉化的山头茶园,与茶农们“泡”在一起。

    “奉化曲毫”是27年前以方乾勇等人为主创制的,至今,方乾勇仍清楚地记得那是1996年的3月28日,农历春分后的一个星期。他与当时奉化林场副场长毛家明,来到西坞白杜一座茶山上,用无性系多毫良种茶叶,开始创制新名茶。

    经过几十次试制,尝试不同工艺,方乾勇手下诞生了新的名茶:它外形肥壮蟠曲,绿润显亳,清香持久,茶汤绿明,叶底嫩绿明亮,入口鲜爽回甘。

    方乾勇告诉笔者,创制“奉化曲毫”是奉化一代又一代茶叶科技工作者接力的结果。早在1984年,奉化茶叶科技界的老前辈、高级农艺师沈祖贻等人就研制了“奉化曲亳”的前身“奉化蟠龙”。

    所以,新名茶诞生后,方乾勇就找沈祖贻商量,如何命名此茶。两人推敲多次,针对新茶叶形蟠曲、白毫显露的特点,取名“奉化曲毫”。

    方乾勇对他手下诞生的“宝宝”自然如数家珍。他说,宁波大多数名茶为保持外形美观,卖相好,叶底芽叶完整,未经揉捻。“‘奉化曲毫’独有的揉捻工艺,不但使茶形呈蟠曲状,不难看,更方便贮藏,而且叶细胞因揉被破坏,茶叶内含物可充分浸出,所以香气才会这么浓郁,卖得贵那是自然。”

    “奉化曲毫”的制作工艺流程颇为复杂,从采摘鲜叶到摊青、杀青、摊凉、揉捻、初烘,再次摊凉回潮,再至炒干造型、足火烘干,每道工序都有标准,各道工序的茶叶含水率精确到2%-3%之间。比如初次摊放时,水分含率在66%-68%,烘干成品后的标准就是手捏成粉,茶香显露,含水率在5%以下。

    当时,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刘祖生品尝此茶后,将其品质特点概括为“色绿、香高、味醇、形美”。而“奉化曲毫”一面世,就在1997年至2001年间,连续3次获评省一类名茶,成为当仁不让的浙江名茶。

    三

    名茶创制完成,犹如少女待嫁闺中,须儿郎钟情。20多年多,“奉化曲毫”被奉化大多数茶农接受,自然少不了推广者的一番心血。

    当我们来到松岙的峰景湾茶场时,67岁的李再能与他的儿子李光达正忙着摊青。闲聊起最初创业,李再能记得最清楚的是1999年6月30日,那天奉化成立茶叶协会,他跟老婆一起去开会。会上,方乾勇当选了奉化茶叶协会的秘书长。之前,李再能夫妻俩只是做着珠茶,收益低,种植规模不大。会后,他们找到方工求教。

    也就是那天,方乾勇让老李知道了茶场的规模效益和名茶创制,并立下了全身心投入茶业的决心。许多天后,方乾勇还来到松岙,帮助老李物色新茶园场地,并种下第一批无性繁殖的良种茶树苗。

    让更多的奉化茶农能生产出像“奉化曲毫”这样的名茶,绝少不了方乾勇这样的农技人员对茶业的“疯魔劲”。奉化现有2万多亩茶园,60多家茶场,从事茶业生产者近千人。这么多年来,绝大多数茶山留下了方乾勇的足迹——什么茶场种什么茶,他都了如指掌。

    位于海拔600多米的董家岙村(现为三星村),曾是奉化的贫困村。方乾勇来到这里考察后,发现此地非常适宜白茶生长。从2001年开始,他动员该村种植白茶,先后多次到安吉为村民采购质优价廉的白茶茶苗。2006年3月12日凌晨1时许,天下着鹅毛大雪,方乾勇到安吉为董家岙采购了20万株白茶苗。

    当装载茶树苗的汽车行驶到畈里村附近时,发生爆胎。村民们接到求救电话,拿起手电筒下山,叩开一家修理厂大门,借来千斤顶,方才换上新轮胎。茶树苗运到该村时,已是拂晓时分。当大家看到瑟瑟发抖的方乾勇,敬意油然而生。

    如今的董家岙已成为宁波最大的白茶村,现有茶园近千亩,年产白茶1.6万公斤,产值2000多万元。这里的村民自豪地说:“横山水库附近,靠农业致富的,就数我们董家岙村了。”该村还创下了奉化白茶亩产和亩产值最高纪录:亩产超30公斤,产值超过5万元。

    20多年间,通过像方乾勇这样的农技人员“传道”,一人带一人,一家传一家,“奉化曲毫”成为奉化茶叶的当家品牌。

    茶叶生产涉及千家万户,如何保持“奉化曲毫”的质量?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发挥茶农自身闯荡市场的主观能动性?而让“奉化曲毫”成为奉化茶产业的当家品种,更是方乾勇们时时考虑的。

    早在1999年6月,奉化市茶业协会就申请注册了雪窦山商标,制订了《奉化曲毫系列标准》,并组建成立奉化曲毫生产联合体。2002年3月,在联合体基础上,宁波市第一家名茶专业合作社——奉化市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在奉化,要加入这个合作社,可能比学生考名校还难。入社社员必须满足3条规定:承包茶园面积50亩以上;承包时间20年以上;茶场厂房设备符合QS质量安全认证标准。社员们要严格遵守《奉化曲毫茶品牌管理办法》,接受“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监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五统二自”的管理模式。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加入合作社;加入后退步的,则被要求退社。

    而恰恰是这些措施,让“奉化曲毫”在20多年的发展中保持了恒定的质量。这种联合体模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今年4月,奉化区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四

    如果“奉化曲毫”这个品牌是帆,那么,汇聚在这个品牌之下的奉化茶农,则凭借这面帆,扬帆出海,开始了他们的创富记。

    那天,我们来到奉化桥棚村的山川茶场,茶场主人胡宏祖的独栋别墅背靠大山,面临东江。茶场的茶叶刚刚开摘,我们在他的家中歇脚,没喝到新茶,却见到了他清新可爱、喜欢打篮球的宝贝孙女。

    老胡是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首批社员之一,共有茶山400多亩,主要生产“奉化曲毫”、白茶和黄金芽这3款优质茶叶。

    以茶起家,老胡现在还成为一名基建工程的承包商。2016年,他利用做工程这一特长,别出心裁在茶垄间种上樱花、金桂等树。那天,他带我们去看了这远近闻名的“最美茶园”。

    对山川茶场,奉化女作家李则琴有这样的描述:“碧绿的茶园在低处宛如诗行,其间高耸的樱花一蓬蓬怒放如云,灿烂惊人。”我们看后,也觉得此言不虚。

    一个多月后,李则琴又告诉我们:4月28日,山川茶场的“奉化曲毫”在“欢喜奉礼”杯奉化曲毫暨名优茶推选活动上,获得特别金奖。

    对祖籍余姚的方谷龙来说,他与“奉化曲毫”的结缘也是命中注定。这位现任南山茶场场长的中年汉子,年轻时就挑着茶担在余姚、慈溪的城镇街头叫卖茶叶。2003年,他收购了尚田条宅村的一家茶厂,收购、销售珠茶为国家创汇。

    2006年,方谷龙在方乾勇的支持、鼓励下,从加工销售转向基地和名优茶发展。当时海拔500多米的南山茶场,山高路远,面临荒芜。方乾勇告诉他,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可以成为名优茶和有机茶生产基地。方谷龙和另外两位股东承包了这片高山茶场。

    经过10多年的努力,南山茶场成为奉化第一个有机茶园。方谷龙旗下的茶场有近千亩规模。

    我们来到南山茶场的那天,不经意间“客串”了一回品茶师。南山茶场新制了一批弥勒红茶,在“方工”的带领下,我们细细品咂,从茶中感受到了方谷龙笑意盈盈背后的甘甜。

    对李再能而言,36岁的李光达显然接了他的班。李光达,这位非遗项目“奉化曲毫”制作技艺的最新传承人,前几年与合作伙伴一起,在宁波地标街区的文化广场、南塘老街、宝龙广场和莲桥第,一下子开出了好几家“奉化曲毫”茶书院,除了喝茶、卖茶,更推广书香茶文化。

    被称为“茶保姆”的方乾勇,私下对我们嘀咕,这种开店扩张模式是否太过?事实上,因为疫情,李光达也前前后后亏了几百万元。而李光达却告诉我,他不后悔。

    “这是在试错,我的梦想是打造一家复制性强、有特色的茶馆。目前,全国没有先例,所以只能不断尝试。亏损,相当于研发失败而已。”从这番话中,我看到了传承“奉化曲毫”年轻人的雄心壮志。

    事实上,经营“奉化曲毫”的茶农们,已在各地开出了19家专卖店或茶空间。那天晚上,我们正是坐在奉化安岩茶场“茶二代”黄亚芳的茶馆里,采访奉化区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韩仁建。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奉化曲毫”这个已成为奉化名片的名茶所取得的荣誉:在绿茶行业最为权威的“中绿杯”名优茶质量推选活动中,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及“奉化曲毫”加盟企业,每年都获得特别金奖或金奖。“首届世界绿茶大会最高金奖”“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等40多个国内外大奖以及“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认定,也纳入囊中。

    在跟黄亚芳的聊天中,我们得知,她在做茶前,曾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后来跟了父亲从事茶产业。她把先进的营销手段引入销售,而现在更痴迷于创制自己的个性名茶。

    安岩茶场的茶园在葛岙水库附近。这里,因最美的水上公路而成为宁波的网红打卡点。而在林业、水利部门和乡镇工作过的韩仁建,也向我们描绘着以“奉化曲毫”为代表的奉茶发展的新前景:奉化的茶园周边,是大大小小的山间水库、山塘。绿水青山间,它们还连接着山间的健身步道。是否可以通过山、水、道、茶的融合,让“奉化曲毫”的茶品牌,成为现代人假日休闲的点睛之笔?

    “奉化曲毫”的创富记,还将继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