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宁波工程学院建校以来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人才,在化工、建筑、机械、电子、汽车、交通、物流等行业形成了服务地方的品牌优勢,成为扎根宁波、服务宁波的办学典范。 ■升学意愿与日俱增,考研指标连年攀升 考研升学是本科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类型,是教学质量、学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宁波工程学院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特色化的考研服务,为考研深造的学生创造有利备考条件。学校近年考研率稳步上升,2022届毕业生国内外升学率16%以上,部分专业超过40%。 升学率不断提升的同时,毕业生的升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2022年,考入985、211及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占升学学生总数的32.1%,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越来越多985高校成为毕业生深造的目标高校。与此同时,宁工学子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被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世界排名靠前的海外高校录取的人数逐年增加,录取比例高达海外升学总数的50%,录取数量、质量实现“双优”。 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入高等学府,学校也迎来了新的成长。2023年,学校将迎来第一批硕士研究生,这是办学治校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和标志性成果。办学40年来,学校培养层次不断提升、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向更高办学层级和发展能级的跃升,完成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一步。 ■服务经济社会,立人才培养之“志” 近年来,宁波稳步推进“246”万干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缺口仍在扩大。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培养契合经济社会需求的学生,成为学校不懈探索的主题。4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昂首走在应用型建设的大道上,培养了一批批如宁波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东、浙江金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建昌等扎根宁波、奉献宁波的人才。他们秉持产业报国、实干兴邦的理念,不断探索与追求,成为推动宁波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破解产业难题,落应用研究之“锚”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制造业升级转型“卡脖子”、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这些难题都成为学校应用研究的主要课题。经济与管理学院王任祥团队勇破人才培养之困,形成了“产业-教学-科研-双创”相融合的港口物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学生实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成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眼中的“香饽饽”。 学校先后建立杭州湾汽车研究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宁工交通研究院等直接服务于相关领域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建立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等面向县域经济发展的实体研究院。实践表明,唯有服务地方之路走得更实,产教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实施双核协同,提知识能力之“质” 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应用型复合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机器人学院教学改革为试点,继续探索教、创、研一体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浓厚学科竞赛氛围,在国际与全国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融合第二、第三课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象牙塔”之外的锤炼。 谈到对宁工毕业生的评价,用人单位常说:上手快,能力强,肯吃苦。外贸英语专业毕业生叶金琳结缘“一带一路”,为无数汉语爱好者与语言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传播中国声音,被评为宁波十佳创业新秀,并荣获全国创业大赛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