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鄞州民警在为孩子们科普禁毒知识。(鄞州公安提供) |
|
江北禁毒志愿者向民众展示各种毒品。(江北公安提供) |
|
海曙民警入校为孩子们讲禁毒课。(海曙公安提供) |
|
慈溪禁毒民警入校,给孩子们送去禁毒最新知识。(慈溪公安提供) |
记 者 王晓峰 通讯员 徐 超 郑蒙永 今天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记者昨天从我市禁毒部门获悉,全市总体禁毒形势持续向好:去年,禁毒综合实绩评估列全省第一;群众禁毒知识普及率达93.17%,列省内三个创建城市第一;群众禁毒工作满意度达97.76%,列全省第一。 这些年来,宁波一直在持续推进毒品预防教育入校园行动,全面普及防范知识,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宣教入校 毒情好转但新型毒品难辨 “一颗糖关十年,一好奇毁一生……”今年6月20日上午,来自鄞州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民警董栋和鄞州潘火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一起走进东南小学教育集团金达路校区,开展小小禁毒志愿者培养计划暨禁毒知识研学活动。 在以公交车为载体的“流动禁毒课堂”内,禁毒民警董栋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毒品的分类。车厢里的禁毒知识结合生动的禁毒故事,让孩子们频频举手提问,一时间流动课堂气氛活跃、互动热烈…… “现在生活条件好,社会上的诱惑多了,毒品犯罪也有逐渐向低龄化侵蚀的趋势。如果孩子们不具备禁毒知识,很容易受到伤害。”董栋说,除了教孩子较为常规的禁毒知识外,他还重点科普新型毒品,比如伪装成各种零食的新毒品。他指着车厢内的毒品介绍卡片告诉孩子们:“你们看这种‘跳跳糖’,它其实是一种新型毒品,所以陌生人给你的时候,你不要接。” 之所以要和孩子们再三强调新型毒品的问题,是因为董栋经历过这样一个案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9年,鄞州公安在办理一起非法贩卖“笑气”(一种危险化学品)的案件时,据落网的嫌疑人交代,有一名女孩经常向他们购买。当民警在一处公寓找到这名女孩时,惊呆了:房间内满地都是“笑气”瓶,女孩瘫坐在轮椅上,下半身几近瘫痪,但她仍每天不停吸食“笑气”来维持快感…… “‘笑气’虽未被列入毒品范畴,但吸食的危害一点不亚于毒品。一旦吸食就会很快成瘾,并且需要不断加大剂量来维持快感,然后中枢神经会被严重破坏,导致身体瘫痪,更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董栋说。 特别是这几年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它正以极快又隐秘的方式,快速潜入年轻人的世界中。而学生群体由于社会经验欠缺,加上青春期好奇心重,容易成为新型毒品的受害者。所以学校领域的禁毒预防教育工作是必要的、重要的,更是紧迫的。 重视新型毒品,有多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有外省法院公布的一组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数据: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平均年龄比传统毒品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平均年龄低约13.5岁,且新型毒品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平均年龄由2018年的34.8岁降低至2022年的29.8岁。 另一方面,是因为新型毒品相较传统毒品,价格较低的同时伪装更有迷惑性。年轻人分辨能力较弱,更容易误入新型毒品的陷阱。部分年轻人时常出入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出于追求新潮、刺激或好奇心理,在朋友的怂恿、鼓动之下,更愿意“尝鲜”,并且误认为新型毒品“不会成瘾”。殊不知新型毒品一旦沾染就难以戒断,对身心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连续8年 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范围 “毒品治理工作,同样要讲究策略。严打是一方面,预防教育工作同样要跟上——在减少现有吸毒人员的同时,‘增量’要想方设法降下来。”市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说,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关系到学生成长、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 学校是禁毒工作的重要关口。抓好学生群体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是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最大限度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但根据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了解第一代和第二代毒品,如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而涉及新型毒品时,学生认知的错误率陡然升高。 新型毒品的危害已引起广泛关注,宁波相关治理预防工作也在强势推进,尤其是校园毒品预防教育。 连日来,我市各地接连开展相应的入校宣教活动。在鄞州,公安机关会同云龙镇开展《龙舟竞渡迎亚运,全民共唱禁毒歌》主题活动暨2023年度宁波市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来自高校禁毒公益联盟成员单位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学生代表参加;在海曙,多个部门联合走进第二外国语学校,开展禁毒宣传讲座;在江北,民警赴宁波大学、惠贞书院等校园,以图片、视频、互动问答等形式,结合时下真实案例,开展禁毒主题系列宣讲活动;在慈溪,公安机关会同其他职能部门走进周巷职业高级中学,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重点介绍新型毒品的特点及危害性…… “宁波各地各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在课时、教师、教学材料等方面予以明确和保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97所学校、49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平台学习和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实现了全市学校接入率、学生注册率、学校参与率三个100%。”市禁毒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还特别注重发挥学科渗透作用,将禁毒元素有机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如今,禁毒知识也成为宁波学生的“必修课”。 去年5月1日,修订后的《浙江省禁毒条例》施行,亮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两个“首创”、三个“率先”、四大“突破”。其中两个“首创”中,第二条就是明确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范围。这是宁波首创的,且已连续8年实施禁毒知识进中考。在刚结束的2023年宁波市中考科学卷中,第一题即为禁毒题,分值4分。 宁波还建立了高校禁毒联席会议制度,构建了属地公安派出所、市(县、区)禁毒办、高校保卫部门交流的平台。定期召集全市15所高校研究分析禁毒工作情况,相互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工作,推动禁毒主体责任的落实。宁波高校禁毒公益联盟成立后,在南高教园区,鄞州公安联合禁毒办围绕提升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和能力等,向大学生开展主题授课,并且与高校合作推出“禁毒教育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南高教园区7所高校已成立7个禁毒小分队和7个禁毒基地。近三年,实现高校涉毒案“零发生”。 学生禁毒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 去年以来,宁波严格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新修订的《浙江省禁毒条例》,扎实推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云战”系列专项行动、“廿镇百村”治理、“一域一品牌”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全链条打击涉毒违法犯罪,全方位开展毒品预防宣传,全领域治理毒品问题。 成绩也较为亮眼。在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方面,去年开启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以来,我市进一步深化对大案要案统筹办案、联合侦查、集群打击,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5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4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20余公斤。其中,破获公安部目标案件2起、省目标案件5起,发起集群打击1起。 在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方面,去年再次实现“一降一升”:即全市现有吸毒人员持续下降,戒断三年未复吸人员不断增加。这个成绩单中,其中一点非常值得关注——宁波群众禁毒知识普及率达93.17%,列省内三个创建城市第一。 “令人欣慰的是,这么多年教育下来,如今孩子们的禁毒意识不断提升,并且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市禁毒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月23日,宁波诺丁汉大学蔡露曦通过层层选拔,从全国28名候选优秀青年代表中脱颖而出,并于3月13日至15日作为全国唯一大学生,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2023年度青年论坛,在论坛中展现了优秀的禁毒意识和能力。 鄞州的“小网红”、五年级学生小沙,发现罂粟并报警,他的行为得到了各方点赞,多家央媒对这件事进行报道。今年4月18日,鄞州塘溪镇读五年级的小沙打电话报警,因为他在亲戚家后院发现了可疑植物。小沙说,前段时间他在学校禁毒课上听民警讲过,觉得自己发现的花朵很可疑。于是他就拿来家长的手机,通过识图软件进行确认,果然是罂粟。 小沙将自己这一发现告诉了长辈。他家亲戚也被吓了一跳,原来这背后又是一个将罂粟当作虞美人的“乌龙”。他们不仅报了警,还主动前往派出所说明情况,请求民警帮忙处置。之后,民警到场铲除了37株罂粟并予以销毁。 事后,民警批评教育了小沙的亲戚。同时,对小沙进行了表扬,发现罂粟后第一时间报警,说明反毒意识挺强。4月19日上午,民警来到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向小沙送上“禁毒小卫士”的奖励证书,以表彰其在禁毒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非常感谢我们的市民,如今大家的反毒意识越来越强,一看到毒株就会报警。像小沙这样的小学生就有此意识,值得点赞,也说明我们禁毒工作深入人心。”市禁毒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