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仁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主题教育的逐步深入推进,如何确保调查研究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可持续性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如,5月10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评论,提出“身挨身坐,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心贴心聊,才能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倡导要多一些“身挨身坐、心贴心聊”的调研。 如,5月12日《宁波日报》“明州论坛”的评论,强调要以“四不两直”方式和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调研中的形式主义。 再如,《解放日报》的“解放论坛”专栏,一连发了《跳出“扎堆”的舒适圈》《让“四不两直”更加实打实》《倾听民意,冲破“信息茧房”》《数据不能替代“脚印”》等七篇评论,篇篇剑指调研中的乱象。 参与讨论的,当然不止这几家媒体,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上网做点“调研”。 我们常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共产党人执政的看家本领。那么,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才能防止调研出现“走样”“走形”“走调”等不良现象?看了相关话题的讨论,感觉有“四要四不要”,值得各级调研者慎重把握。 要扑下身子,不要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这讲的是一个态度问题。下基层调研,是为了真心实意地问计、问需、问策于群众,但有的领导干部“下马伊始”便开始发号施令、指指点点。不当“学生”,先当“先生”,这显然是一种角色错位。有的号称不打招呼直奔现场,但仍然前呼后拥,看到如此阵仗,群众反映意见和问题时,自然瞻前顾后、欲言又止,难以掏心掏肺。不到位的“四不两直”,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要直面问题,不要搞“盆景式”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直奔问题而去,才能真正把底下的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把对策提实。有的地方在安排领导调研行程时,“趋易避难”“趋热避冷”“挑肥‘减’瘦”,热衷于搞示范样板、经典路线、标准汇报,生怕给上面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此,领导看到的只能是经过包装的“盆景”,听到的只能是提前“彩排”好的话。这样的调研,实际也就成了走过场的“调演”。 要亲力亲为,不要只当发号施令的“指挥员”。说实话,现在领导干部很忙,“五加二”“白加黑”是常态,想要挤出大块时间往下面跑,有的时候也不容易。这次主题教育,不少地方规定了调研的时限,一个月也好,两个月也罢,大家应珍惜这样的安排。搞调研,领导干部既是组织者、发动者,更应是直抵一线的参与者,要用心用情、亲力亲为,主动到问题多、矛盾集中、工作局面打不开的地方去,倾听意见,解剖麻雀,推动发展。 要真调真研,不要虎头蛇尾、草草收兵。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这样的调研,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会增加基层的负担。搞调研的落脚点,必须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闭环,就是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 要长期坚持,不要把调研当作“一锤子买卖”。“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对于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一个地方,上项目也好,出政策也好,都离不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因此,调查研究要结合工作“细水长流”,形成一种持之以恒的制度规范。谨防为了完成任务,搞“运动式”“扎堆式”“走秀式”的调研。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追求。开展调查研究,要实些、实些、再实些,少搞那些花拳绣腿、虚头巴脑的东西。做事还是作秀,群众是看在眼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