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伍慧 通讯员 甬珉宣 红色背包上高山 铺就美好共富路 (海曙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 海曙区横街镇半山村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地方,村民们种地养鸡自给自足。不过,村里交通不便、采买不便、求医不便,村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活动更是匮乏。 2016年宁波行政区划调整后,海曙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在走村入户中偶然发现了这个山村,村里老人的生活状况让党员们深受触动。“高山老人不该被排除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之外,能不能想点办法,让他们过得好一点?” 于是,在综合党委的组织下,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一批批“红色背包客”开始了送党课、送服务、送关爱的公益之旅。五年来,半山村村民王伯伯总会在家门口见到“红色背包客”党员和志愿者们。快板、马灯调……志愿者们把党的方针政策改编成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老人听。定期的探访慰问,贴心的便民服务,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 走进去的红色志愿者知道,要丰富这些高山留守老人的精神世界,还得把他们领出来。也许有人想象不到,就在这座城市里,竟还有几位半山村村民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红色背包客”就带着他们一起坐地铁、逛东鼓道、游三江口、参观博物馆,让老人们感受这个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位老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坐地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你们圆了我的心愿。” 山里去得多了,各色山货又引起了“红色背包客”们的注意。村民们虽不愁吃穿,但收入不高。能不能把山里的好东西背出来,让村民增收致富呢? 区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牵头发起的“海星计划”加入了扶助高山老人的红色队伍。于是,冬笋、番薯粉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被“请”出大山,走进“善集”公益集市和社区农产品基层提货点;掰玉米、扯花生等农事体验活动吸引了市民,增强了消费助农的原动力;对着镜头介绍农产品的年轻人,帮助村民统一收集农产品,将其打造成品牌产品,搭上新媒体销售的快车;红色志愿者们还亲自上阵担任“快递员”,带着这些新鲜农副产品“从田头到舌头”,带着村民一起奔向共富路…… 半山村是海曙164个村当中的一个小村落,“红色背包客”是海曙社会组织党员的另一个名字。这一只背包里,装的是理发剪刀、血压计,那一只背包里,装的是快板乐器。不过,每一个背包里,都藏着“致富经”,每一个背包背后,都有温暖的故事。 微光成炬 情暖彝族同胞 (慈溪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 那是2021年慈溪市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凉山州布拖县起步之年的一天,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的成员们正在为如何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支部力量发愁时,中心理事长、支部优秀党员钱海军跟中心党支部书记唐洁说:“精准帮扶,不是我们想做什么,而是我们的帮扶对象需要什么,通过我们的组织,我们的资源,能为他们带来怎样实实在在的改变。” 一语惊醒梦中人!就这样,唐洁带着几位支部党员代表跟着钱海军赶赴布拖,开始了实地需求调研。然而,就是这一户户的实地走访让党员们感到深深的不安:每家每户普遍一盏灯,屋子多是大通间,又没有天窗,光线十分昏暗,只有生火的时候,才能看到屋里跳动的红色的光亮;黑漆漆的屋子里鸡鸭乱跑,裸露的线头随处可见;有户人家因为灯泡烧坏已经10多天没有用电了…… 于是,大家决定要把“干户万灯”照亮计划——困难残疾人住房照明线路改造公益项目带到大凉山,帮助彝族同胞消除室内用电隐患,“唤醒”闲置的家用电器,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说干就干,中心支部的党员和志愿者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各显神通:有负责实地勘察调研的,有负责组织专业技工志愿者现场施工的,有负责组织协调资金物资储备的,还有负责现场视频图片记录的,在钱海军的带领下,仅三个月时间,大家为112户困难残疾人进行了住房照明线路改造。 “其中一位名叫‘吉子友伍’的彝族小伙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眼部残疾,他不能像村里其他的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当地残联照顾他,让他做了联络员,虽然是位残疾人,却也是个热心肠,我们项目执行期间,他跑前跑后,一会儿帮我们当翻译,一会儿给我们带路,日嘎村困难残疾人家庭的用电情况就是他带着我们一路走访收集的。”唐洁说,这位彝族小伙子的热情勤奋让大家十分感动,也促使大家想再帮帮他。 在一次和友伍的聊天中,友伍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学电工。把“千户万灯”成长计划——“乡村电工公益培训班”复制到大凉山!唐洁和钱海军不约而同想到了这个主意。 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为了促成“乡村电工培训班”的落地,去年,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党支部再次奔赴凉山州,一边继续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改造室内照明线路,一边对接当地的培训学校,寻觅像吉子友伍一样有理想有爱心,合适的学员人选。 大家问吉子友伍:“学了电工,你想做什么?” “有了技术,我要让我的家人过得更好,也要像你们一样去帮助更多的阿普、阿妈。”吉子友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多,你帮得过来吗?”大家又问。 小伙坚定一笑:“你们不是说,星火燎原,微光成炬吗?” 在那一瞬,大家似乎看到了不久的将来,在共富路上,一群“吉子友伍”以梦为马,行远自迩,像冬日的阳光散落大凉山的角角落落,给彝族同胞带来无限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