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薛扬祖、陈守清:

浙闽三座名桥的初建者

祝永良

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的塘栖广济桥。(祝永良 摄)
义乌东江桥图(清代绘画)
漳州中山桥老桥及新建的拉索公路桥。(祝永良 摄)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漳州中山桥,左侧为桥亭(资料照片)
陈守清与广济桥。(祝永良 摄)

    “四明旧为义郡”。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楼钥曾留下这样的评说。

    四明,是古时候宁波(鄞县)的一个别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宁波籍清官、能臣、义商及义举、义故事浩如烟海,修桥、铺路、助学、治水等善行数不胜数。除了惠泽家乡民众,更有不少宁波先贤铁肩担道义,为他乡造福,在他乡留下了清明廉政、造桥铺路、救灾济贫的千古美名,受到一方百姓称颂。

    这里讲述的,就是两位宁波先贤与浙闽三座名桥的故事。

    流风遗泽“薛公桥”

    浙闽两地,有两座古桥很是有名,而且都留下了“薛公桥”的美名。

    一座是位于浙江义乌东阳江上的东江桥,有“义乌第一桥”之称。另一座是横跨于福建漳州城区九龙江上的中山桥,是我国第一座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桥梁。

    这两座桥,一座初建于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一座初建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主持建造这两座桥梁的,是一个叫薛扬祖的宁波人。

    【一展身手东阳江】

    薛扬祖(1147-1219),字元振,一说府振。南宋庆元府(今宁波)鄞县人。祖父薛朋龟,为宋政和年间(1111-1118)进士,知衡州(今湖南衡阳),告老还乡后从福建迁鄞,在广德湖畔新建庄园,取名“新庄”,成为鄞西薛姓的始迁祖,为著名的“四明五老”之一。父薛居实,历任武康知县、兴化知军、福建路常平提举、广南东路转运判官等职,后在扬州知府任上,为救旱荒,积劳成疾去世。

    宋代实行官员推举制度,凡中高级官员,都有向朝廷推举德才兼备人才的义务。薛扬祖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凭着祖父和父亲的声望,以及自身展露的才华,他受到了当时户部侍郎邱密、参政陈骙等名宦的赏识,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被推举到淮东帅司任职,后调任处州(今丽水)司户参军。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薛扬祖调任义乌县知县。他一上任,就着手解决一项迫切的民生问题。

    义乌至东阳途中,在离义乌城东三五里的地方,有条东阳江(也称义乌江)横流其间。清嘉庆《义乌县志》载:“江之水,发源东阳山中,至是则众流会合,其势滋大。”平时,过往百姓或摆渡过江,或架木为桥。但“每岁春夏水涨,则泛滥暴悍,不容篙橹。”由于水势湍急,特别是一遇暴雨天,霎时洪水翻滚,冲走渡船,交通中断,过往商客只得望江兴叹。

    薛扬祖见此情景,下决心在这里建一座石桥,为民造福。可造桥工程巨大,耗资甚巨,光靠官府难以承担。于是,他带头捐出自己的薪俸,并发动官民捐钱捐粮,桥始得以开建。

    那时技术力量薄弱,桥在建造中屡遭洪水冲击,毁毁建建,可谓一波三折。修桥期间,薛扬祖在繁杂的公务之余,常常亲临现场,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纷纷出钱出力。桥建成后,薛扬祖命桥名为“兴济”,百姓则称之为“薛公桥”。这“兴济桥”就是今天有“义乌第一桥”之称的“东江桥”的前身,是义乌历史上最古老的桥梁,被收入《中华名桥大观》。

    受薛扬祖感召,历史上有16位义乌知县参与了东江桥的修缮和俸金捐献,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至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东江桥”共经历了26次的改建和修复,才得以“坚固如初,商旅称便”。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东江桥又进行了多次加固改造。进入新世纪,随着义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东江老桥终于在城市改造中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如今,东江桥已改造成为一座双向8车道的钢筋水泥箱梁大桥。

    【二架石桥九龙江】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薛扬祖出任福建漳州知州。有了在义乌积累的经验,他又筹划建造了九龙江南江上的两座桥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现在的中山桥。

    中山桥是漳州历史上第一座横跨九龙江的石桥,在被称为中山桥之前,它还有很多名字:宋桥、南桥、通津桥、薛公桥。现在的漳州人则习惯称之为“旧桥”。

    中山桥初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搭建的一座浮桥。那时,漳州知州张成大兴土木扩建漳州城,九龙江南门溪两岸人口激增,商贸日盛,在水运为主要交通的年代,浮桥成为沟通两岸的唯一通道。

    薛扬祖任知州后,首倡以石建桥,并再次带头捐出自己的薪俸。在选址上,他看中了南门溪上一个叫“虎跳三江”的地方。此地南北两岸相距较近,且江中有两片洲地,一为烧灰巷所在地,一为待御巷旧址,两片小洲将南门溪分成三道水流。南岸群山连绵,故当地有老虎至此只需三蹦即可入城的传说,水面跨度不大。在施工上,他采用岸洲连接的方法,分三段铺设,先用粗大的石材垒起几十座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桥面,使两岸得以贯通。建成后桥长二十六丈,命名为“通津桥”,因为桥坐落在漳州城南的南门溪上,故又称“南桥”,民间亦称“薛公桥”。当地百姓还将薛扬祖之名刻于桥额,并立祠纪念。

    通津桥建成后顽强屹立了200余年,直到明成化十年(1474年)才遭水击而垮塌,后多次修建,均毁于洪水或战乱。1925年,漳州的商贾士绅捐资着手将这座古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总长一千四百尺,宽二十六尺,为平桥结构。竣工时,适逢北伐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率部入漳,遂改桥名为“中山桥”,何应钦亲自撰写“重建中山桥记”。

    中山桥的建成,极大改善了漳州与广东一带的联系。在相当长时间里,它都是闽粤交通要道,桥的周边成了著名的商贸集散地,商贾咸集,海边的鱼虾,山区的竹子、山菇,船载水运,从这里运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的布匹、刀具等工业商品,也从这里流向四面八方的乡村。

    1932年4月,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跃过汀江直下漳州,在攻克漳州的第3天,毛泽东意气风发地踏上这座桥,前往设在桥南的龙溪飞机场,参观红军缴获的2架飞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山桥南岸建起了大片工厂。每到上下班时间,桥面上人挨着车,车挨着人,加之江水日夜冲刷,中山桥作为公路桥通行逐渐力不从心。2002年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桥。2005年,漳州市政府对中山桥实行封闭,桥上禁行,桥下禁航。

    随后,在老桥的上游和下游各100米处,相继建起了一座古色古香的步行大桥和一座现代化的斜拉索战备大桥。2017年11月,中山古桥正式开始大修,2018年2月,关闭13年之久的中山桥重新对公众开放,桥面恢复为1925年时的样貌。至此,它的交通功能被它的历史、文物和观赏价值取代,成为九龙江上一道引人注目的人文景观。

    薛扬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实实在在的政绩,从地方官升任大理寺丞,再到刑部郎中。晚年因积劳成疾,调到池州(今安徽贵池)任闲职。卒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平生所著《闽志编》3卷均已失传,唯有政绩清明永载浙闽史册。

    “广济桥之父”陈守清

    古往今来,作为人类文明杰作的古运河上架起了众多桥梁。其中一座,是古运河上目前仅存的七孔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2014年6月,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这座桥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此桥全长78.7米,宽6.12米,全部用巨石砌成,如长虹卧波,南北向卧于京杭大运河上。

    这座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它的募建者,是一位有着“武训”般传奇经历的宁波义商,他的名字叫陈守清。

    【陈守清的雄心】

    塘栖这个地方,唐时有了寺庙,北宋时形成村落,南宋时建了福王庄园。元末,张士诚为方便运送军粮,动用20万军民开挖杭城到此的运河新河段,遂使漕运改道,成为南北交通要津。明时,因广济桥建成,运河两岸聚连成片,成为一处交通便捷、经济繁华的水路码头。从运河南来的物资及桥南桥北地区的物资,都在这里汇集、交易和流通。河上风帆梭织、桨声阵阵,桥上路上行人不断。清光绪《唐栖志》记载:“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

    广济桥的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据说桥最早建于唐宝历年间(825-827)。清光绪《唐栖志》记载,现在的广济桥重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而募建此桥的,是一个叫陈守清的鄞县人。

    明代,广济桥旧桥圮垮后,过河一直靠摆渡,“疾风急湍,溺毙臭载者,岁有三四,过者悯焉。而惧其功之大,莫肯先之者。”(明·钱福《重建长桥记》)。也就是说,船倾覆人溺亡之事时有发生,往来之人都希望能在这里建一座新桥,但因为工程耗费巨大,没有人敢站出来挑这副重担。

    这时,有位在此地经商的鄞县人陈守清站了出来,表示要重建此桥。

    陈守清做的是布匹和皮毛生意,经常在宁波、杭州、苏州等地奔波。那时做生意走的都是水路,塘栖是他的中转休憩处。某日傍晚,他在此一边喝酒,一边与人聊天,突然听到运河里哭喊声四起,转头一看,原来是风浪太大,渡船被掀翻……此事对他触动很大。

    陈守清的这个决心下得非同小可,他带头捐出自己毕生经商积攒下的钱财,并发动镇上的商民捐款。

    然而,要建这么一座大型石桥,这点资金无异于杯水车薪,光造桥所用的武康石,就得从大老远的德清那儿购买,所以没多久就面临资金困难的问题,工程被迫停了下来。

    关键时刻,陈守清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举动,他毅然削发为僧,抛妻别子,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四处化缘募集资金。

    据传,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陈守清摇着银铃在北京城里走街串巷,或是自缚铁链终日坐于街头,呼喊哭泣募资,这个举动在现在的人们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这是很多苦行僧募化建桥、造寺、造塔时都会采用的一个办法,这样做既能彰显自己的决心,又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据清光绪《唐栖志》卷十五记载,消息传到皇宫后,太皇太后周氏助银420两,皇太子助银34两,并无量寿佛一轴,上钤太子宫御宝。朝中官员也纷纷解囊。就这样,历时9年,陈守清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大桥终于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得以建成。

    【碑文中的记载】

    陈守清的故事,在与广济桥相关的碑记、碑铭中有着多种记载。

    明末清初文学家徐士俊撰写的《重修长桥碑记》中记载:“弘治中,有僧守清,本四明陈氏子,偶有所激,遂发是愿,直走长安,曳数丈银铛,高呼燕市,惊动深宫,首蒙皇太后赐赉,因而诸王宫主以下暨大小臣工,罔不施给其金,皆邮致杭州,僧归,而桥之成也。”

    明嘉靖年间工部尚书蒋瑶所撰的《重修通济长桥记》也记载:“弘治甲寅,方外陈守清者,谋始重建,工费浩大,艰于厥成。时武宗皇帝尚在青宫,敬承圣慈仁孝太皇后懿旨,遣官遍施名山大川,清逢其适,得赐白金若干……”

    以上记载尽管说法不一,但都证明了鄞人陈守清募建此桥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正是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为大运河注入了浓重的文化内涵。

    广济桥建成后,一个叫钱福的人撰写了《重建长桥记》。钱福,字与谦,明弘治三年(1490年)状元,南直隶松江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官翰林院修撰。此文撰就后,陈守清亲自将碑记上石,落款“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冬十月二日,宁波府鄞县化主(即募捐者)陈守清立”。这是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接近陈守清建桥事实的记载,是研究广济桥建设的第一手资料。《重建长桥记》是这样记载陈守清建桥义举的:

    “惟鄞贾陈守清,道其地,目其险,私盟于心,期底厥成。积念郁虑,寝存梦形。聿起济利,假化如来,断息割爱,弃妻屏子。赍平生筋力所致金百两,买山采石,造舟起沉,得石若干。乃号于其地之善士,得金若干。于是声炽谤随,惧落厄堑,奔告当路,审有根柢。竟剪发走四方,同鸡晨号,顶拜趼突,各有助之者,共得金若干。抵松江,吾邻夏景昭,未有子,见而说焉,曰:‘吾求嗣,善缘良多,然未有如道人之诚而所务之要者也。’既馆且施。予闻而嘉之。守清既得金归,僦工甃石,为拱凡七,阔二丈八尺,长四十六丈……”

    要办成一件造福百姓、泽被后世的好事很难,但陈守清做到了。他是宁波版的武训,但比武训要早一个时代。清末山东武训行乞兴办义学的故事曾传遍大江南北,明代鄞县人陈守清化缘募建广济桥的故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陈守清这个名字,明清二代宁波志书中未见记载,他是鄞县什么地方的人以及他的生卒年月也无从考证,却因为建桥义举而受到他乡百姓的纪念。2015年9月,塘栖镇专门为陈守清打造了一尊雕像,安放于广济桥头,誉其为“广济桥之父”。

    现在,此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塘栖古镇的地标,桥一头连着古色古香的水北街,一头连着时尚新潮的水南街。围绕着广济桥,沿河街区已改造成为旅游景区。广济桥,不仅与塘栖人的生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成为塘栖人的荣耀,它更是宁波人的骄傲,将宁波创业者栉风沐雨、筚路蓝缕的“敢为担当”精神,大写在了他乡的史册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