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形”显恢复之态 “势”有向好支撑

——从“中国经济圆桌会”读懂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韩洁 于佳欣 魏玉坤

    7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公布。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我国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但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

    如何看待上半年复苏态势?下半年有哪些政策举措值得期待?新华社17日推出“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首期邀请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同台共话,聚焦年中经济“面面观”。

    复苏之形:

    在世界经济下行中恢复向好

    翻开半年报,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多项指标显示,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同时物价、出口等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也引发关注。

    “总的来看,经济运行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付凌晖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时说,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比去年全年明显加快,这在整个世界经济处在波动下行的背景下非常不容易。

    付凌晖介绍,上半年,工农业生产持续增加,服务业整体增长较快,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对服务业支撑作用比较明显;内需贡献稳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增强;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比较明显。

    “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全球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有明显提升。”李慧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时说。

    放眼全球,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分化。

    刘元春在“中国经济圆桌会”访谈时说,放在全球大变局和世纪疫情背景下观察,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从全球范围看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

    承压之态:

    客观辩证看待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

    中国经济稳步恢复来之不易,但部分指标增速持续回落,也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其中不乏一些“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

    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挑战怎么看?

    付凌晖表示,国民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国内一些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还需继续努力。

    在刘元春看来,当前不能用老眼光来认识本轮复苏,需要从全球视角和历史视角,尤其是放在全球大疫大灾和全球大变局的视角下进行综合研判。

    “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跟以往常态化、周期性的复苏是不一样的。”刘元春说,这轮复苏首先是在社会修复基础上进行交易修复,然后才是利润修复以及资产负债表修复,这个过程会有波动、很漫长,因此需要一个新的视角读懂这轮复苏。

    全球高通胀背景下,近期我国物价持续走低引发关注。

    李慧表示,当前物价总水平较低受到一些输入性、周期性、结构性以及季节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导致部分商品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从数据上拉低了物价涨幅,但这种态势是阶段性、暂时性的。

    安全之基:

    经济发展主流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今年以来各方突出做好稳就业工作,就业保持总体稳定,但青年失业率仍处在高位,6月份,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21.3%。

    刘元春表示,近年来,大学生持续扩招,叠加疫情以来延迟就业、慢就业等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规模不断创新高,加大就业压力。

    “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刘元春说,目前,国家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一揽子举措。近期还有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对毕业但长期未就业的人群进行一对一全方位帮扶,我们目前就建立了一套这样的就业跟踪体系。

    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夏粮丰则全年稳。今年局地突遭“烂场雨”是否会影响夏粮收成?

    李慧说,今年夏收虽然遭遇一些不利气候条件挑战,但全国上下积极面对,夏粮再获丰收。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整体农业生产形势稳中向好,粮食安全总体上保障有力。

    谈到如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刘元春认为,最重要的是通过关键技术创新来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我们要在大国博弈过程中有一种战略性认识,就是‘卡脖子’问题的出现不是我们落后的产物,恰恰是我们突破落后、进步的象征。”

    动能之变:

    抢抓增长新机遇

    应对复苏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如何重塑增长新动能?

    在刘元春看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中,既要辩证看待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也要着手培育新的竞争力和战略合作点,做到长短结合。

    抓住新动能,才能抢占新机遇。付凌晖指出,发展新动能不仅要关注新兴产业,也要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企业而言,可以重点抓住三方面机遇:

    一是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伴随居民对高品质供给需求的扩大,低端制造向中高端制造转变蕴藏巨大潜力;二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生产端的数字化趋势加快,为企业带来数字化转型新机遇;三是绿色转型的发展机遇,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产品、绿色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正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动能带来的新发展机遇具有广阔前景。”

    新能源汽车成为近两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从数据上看,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370万辆,增速在40%以上。

    李慧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措施,重点引导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开放交流和合作,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应对之举:

    既要出短期政策也要推中长期改革

    6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一批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方面。

    “这些政策兼顾供给和需求,着眼当前和长远,统筹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李慧说。

    改革是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举措。在刘元春看来,要将短期的政策、中期的结构性政策以及中长期的体制性、机制性改革三大举措进行有机结合。“我们下半年绝对不是简单地依赖政策来解决问题,而是一揽子方案。”

    李慧表示,下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三方面推出改革举措:围绕高质量经营主体培育推进改革,营造更加优化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围绕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推进改革,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落地;围绕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

    发展之势:

    对下半年经济充满信心

    读懂中国经济,既要看形也要看势,既要看量也要看质,既要纵看也要横看。

    展望下半年走势,付凌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影响后逐步进入到恢复性增长阶段,随着经济运转逐步向正常轨道回归,未来将由恢复性增长逐渐转向扩张性增长。

    参加“中国经济圆桌会”的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尽管一些经济指标出现了波动,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对中国经济下半年走势充满信心。

    具体来说,支撑中国经济稳步向好有一系列利好因素——

    从需求端看,消费对整个经济的带动作用将继续显现。随着生产和需求的循环更加顺畅,居民消费意愿和信心有望进一步稳定和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有一定韧性,对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会逐步发挥作用。

    以消费为例,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促新能源汽车消费、促家居消费等新的政策,很多地方也在积极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总体看,下半年消费持续增长的态势还会延续,对于经济整个的带动也会继续发挥。”付凌晖说。

    从生产端来看,随着经济运行逐步好转,在接触型服务业恢复基础上,更多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也会逐步好转,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

    从中长期看,中国创新驱动的动能在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发展基础雄厚,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备的产业体系,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综合看,下半年整个经济运行会逐步好转,一些宏观指标也将逐步趋稳,向好发展态势会总体保持。”付凌晖说。

    “我们要正视短期中国经济的波动,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李慧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的进一步落地见效,我们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今年上半年

    我国GDP同比增长5.5%

    据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魏玉坤 周圆)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说,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GDP增长0.8%。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工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较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4%,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5%,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个百分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报资讯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Copyright(C) 2001-2013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宁报集团职业道德监督投诉电话:87654321 宁网广告(13819807679)
技术支持: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宁波网 版权所有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