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太集团数字化车间 (项烨 何峰 摄) |
记者 何 峰 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推动数实融合,是把握数字时代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实体经济当家优势的必由之路,是争创示范引领市域样板的必然选择。 7月13日下午,市政协“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举行。围绕“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来自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和政协委员分析了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现状,反映了推进数实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展示了下阶段的发展规划和信心决心,提出了一系列有见地的对策建议,我市有关部门作现场回应。 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通过数字化转型打造数据驱动、软件定义的‘自感知、自优化、自决策、自执行’的未来工厂,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智能化升级的必由之路,而工业操作系统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石。”第一个发言的是中控集团、蓝卓数科、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褚健教授。 作为一家数字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蓝卓数科以“让工业智能更简单”为使命,发布的蓝卓supOS工业操作系统连续4年入选工信部“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卡脖子技术问题仍然严峻,上下游产业生态存在短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褚健教授认为,近年来,宁波围绕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宁波的特色经验和做法,但对标先进城市和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际需要,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工业互联网的下一步如何发展?褚健教授建议,宁波要从卡脖子技术研发创新、开源开放促进应用创新、创新企业培育孵化三个方面完善宁波工业数字化产业体系。 “宁波拥有丰富的制造业场景和需求,这对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商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他认为,要把宁波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总结出来、发布出去。纵向打通产业合作链条,推动软件企业和系统集成商之间良性合作,打通工业APP应用从软件开发商到系统集成商再到制造工厂的落地路径。横向打通跨省市的区域市场壁垒,鼓励外地软件企业与本地集成商合作,共同为宁波的工厂提供服务;也鼓励宁波的软件企业走出去,为其他区域的制造工厂提供服务。 “宁波要像前些年重视高速公路、水电油气等基础设施那样,重视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底层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围绕架构再造、体系再造、技术突破、产业重塑,抢夺这类基础设施的中国发言权,甚至国际发言权。”和利时卡优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东红的发言,道出参会企业家和政协委员的心声。他认为,要聚焦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生态繁荣。 和利时卡优倍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宁波,在短短5年时间里实现快速发展,已为300多家龙头企业提供工业操作系统及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在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相信也是同行的‘痛点’。”周东红针对性开出“药方”:加大对软件投入大的企业的配套研发资金支持;希望银行针对软件企业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出台行之有效的抵押规则;建议政府在企业级研究院申报政策中综合考虑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两项资产要求;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建设工业人工智能实验室;支持企业探索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场景融合的新型业务模式…… “希望各方合力,解决中国工业软件的卡脖子问题和供给侧矛盾,确立宁波在全国智能制造服务中的标杆地位。”周东红向现场的企业家和专家发出“邀约”。 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在宁波这片制造沃土上不但完成从0到1的转变,还获得知名机构的三轮风险投资,并逐步走向全球。 宁波数益工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盛华现身说法,他认为,行业风险投资不足,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不足,数字化落地价值成效待提升,软件人才供给不足,是宁波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何盛华针对性建议,加强与国内主流风险投资的合作,持续投入软件研发;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概念普及,打造转型区域样板、行业样板;注重数字化工厂落地实效,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衡量数字化效果。 “相信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工业数字化领域一定会成为千亿级的行业。”虽然困难不少,但何盛华雄心依旧,言语之间透着满满信心,“数益工联从成立开始,就锚定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企业这个目标,目前以每年3倍增速的成长曲线迅速发展,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服务全国乃至全球成千上万家制造企业,让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管理都能跑在我们的软件上。” 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 实体经济是宁波的“看家本领”,数字经济是宁波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全市跑在数实融合新赛道上的企业越多,形成既有“过江之鲫”,又有“蛟龙入海”的生动局面,宁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就会越强劲。 “过去3年,虽然宏观环境面临多重挑战,但通过数字化转型建设,公司实现逆势增长,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162亿元,过去3年累计增长48%。2022年顺利获评浙江省未来工厂……” 这是方太集团交出的数字化转型成绩报告单。“凡事组织先行,我们构建了数字化生态组织,制定了公司数字化理念、数字化愿景和数字化目标。”方太集团联席执行总裁何东辉分别介绍了方太集团在数字化产品、数字化营销和数字化供应链等方面的做法。 在肯定数字化转型作用的同时,何东辉也直面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比如,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的成熟度不够,基于产业技术生态圈支撑力度不足,数字化及工业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存在缺口,以及国际化服务支撑面临一定挑战。” 话锋一转,何东辉重点就企业如何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出建议。“首先,亟须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思维意识以及方法引进。”何东辉认为,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以及外部先进咨询服务,夯实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并在企业内部形成共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交流,了解先进的数字化转型理念和技术趋势,借鉴最佳实践为我所用。 “同时,引进高层次、高质量的数字化咨询服务,建立技术生态圈,提升专业能力。”何东辉说,政府、协会等组织可以通过引进高层次、高质量的数字化咨询服务,加强行业专长并建立技术生态圈,确保选择的服务商为高质量的专业团队,从而提高企业的数字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数字化前沿基础研究和前瞻性应用技术研究,攻克数字化“卡脖子”关键技术。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很多信息化服务企业性价比不高,一套昂贵的信息化系统,并不适合中小企业。”宁波捷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岳彪十分关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宁波捷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提供工业自动化、工业网络化、工业信息化三化融合产品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陈岳彪将工作中的观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中小企业对信息化认知度不高,团队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没有精力甚至不知道如何通过信息化来提高企业智能制造能力。 陈岳彪建议加强对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扶持和推广,“借鉴佛山、苏州等地的做法,一方面对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研发投入加大补助;另一方面,对中小企业使用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给予政策支持。” 市政协委员、宁波中科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黄晁对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极为关注。“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数字技术投入大,投入产出周期长,成果见效慢,这导致很多企业投入意愿低。”黄晁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不足,对于系统的运用层次过浅,仍停留在“将线下工作搬到线上,将纸质工作转为电子”阶段,一些企业还存在“有系统、无应用”的现象。 “通过建设产业大脑,促使行业集群上下游高度参与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黄晁建议行业集群地区大力建设产业大脑平台应用,“通过产业大脑提供的大数据集成和分析能力、上下游服务集成能力,为行业发展知现状、明不足、晓方向,激活行业集群发展新动能。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扶持、龙头企业牵引等方式,鼓励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积极应用产业大脑平台的数字服务提升生产效率,并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集群内实体企业结构的更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集群内的产业链。” 打造系统完备的 融合发展生态 数实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会的企业家和政协委员认为,形成系统完备、领先领跑的融合发展生态极为关键。 “数字经济强不强,关键看底层技术支撑够不够‘硬’。”市政协委员,中国联通宁波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国峰在盘点宁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家底”后,指出宁波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能级和超前性不够,数字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环境有待完善。” 曾国峰建议,围绕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需进一步强化系统谋划、整体部署,结合不同设施技术特点、适用场景和需求趋势,适度超前、因地制宜部署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推进网络、算力、基础设施全链条升级、协同化发展,夯实数实融合发展底座。他进一步建议,聚焦“优机制”,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环境;聚焦“高品质”,适度超前建设网络基础设施;聚焦“提效能”,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 “努力打牢坚实的网络数字底座。”曾国峰表示,“宁波联通将全面推进新型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打造云网一体新生态,提升数字网络和应用服务供给能力,为宁波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贡献力量。” “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亟须建设发展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陈岳彪建议,鼓励更多工业软件、工业APP等产品向开源生态系统汇聚,鼓励蓝卓、阿里等服务商打造开源开放的软件发展生态,协同宁波本地工业软件服务商向全国市场推广数字化产品,共同助力宁波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建设。 针对宁波数字技术领域要素供给不足的现状,黄晁建议,加强数字技术领域人才、平台等引进培育。“建立健全数字高质量人才培养机制,有目标、有重点地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构建产学研联盟,积极举办专家企业对接会、学术交流等活动,建设高质量高层次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数字工匠、数字工程师,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通过相关知识讲座和理论宣传,激励学生参与数字经济建设。”黄晁说,同时,进一步深化数字化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改革,激励更多人才到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软件人才不足,何盛华也“有话要说”:宁波给软件人才提供的薪资相对较低,学习使用先进软件技术机会较少,这些因素造成宁波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欠缺,“宁波产品型软件企业在招聘软件人才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往往只能以在软件强市设立分公司等方式吸纳人才。软件人才的集聚效应和交流氛围不足,不利于宁波工业软件行业的长线成长。” 如何加强软件技术开发人才的吸引和培育?何盛华提出建议,加强本地软件人才培养和留用,鼓励院校软件专业的学生与宁波软件企业的实习合作,政府可以给予专项实习补贴,提高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对本地院校毕业后在本地软件企业就业的人才给予专项奖励。加大外部软件人才招引力度,充分发挥宁波的宜居优势,鼓励软件人才来宁波工作,在房租补贴、房贷补贴、公积金使用等方面给予专项优惠政策。 智能传感器作为发展物联网及其应用的关键和瓶颈,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元器件。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称重领域物联网研发与推广应用的主要引领者之一,是全球销量最大的钢制传感器生产企业。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建东建议,在鼓励企业建设核心元件产业园的同时,出台政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核心元件未来主导产业要求的并购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尽快出台完善核心元件产业发展配套政策,建设传感器产业未来社区;鼓励企业承担国家战略任务、解决卡脖子技术、开展车规级、工业级认证。” 大家热烈的讨论,让原本准备书面发言的宁波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十分激动,他“抢”到了现场发言的机会。 “数实融合,安全是保障和底线。”范渊说,现阶段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益重视数据保护,但是受限于发展规模和整体经营能力,往往无法建立全面的网络风险管理体系。他建议,政府部门将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纳入工作范围,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安全指导。加大对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中小企业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将涉及关键数据的中小企业纳入统一监测预警平台,加强中小企业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处理能力,达到对网络攻击进行提前预警和精准防控的效果。 讲实话、报实情,提建设性意见,围绕数实融合主题,大家畅所欲言。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表示,下一步,市政协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精心选择协商议题,深入开展前期调研,切实加强部门协作,紧密联系各行业企业家,全力办好每一场活动,把“阿拉甬商有话讲”这个品牌擦得更亮,为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手记 群策群力,协商越来越精彩 数实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也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实体经济是宁波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始终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看家本领”,但这个“看家本领”能不能继续增强优势,当下,数实融合成为关键变量。既要通过推动数实融合巩固优势、放大优势,还要依托数实融合开辟的新赛道增创优势、再造优势,推动产业加快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把实体经济的硬核实力锻造得更强。 显然,对于宁波而言,数实融合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于路子“准不准”、步子“快不快”的问题。只有精准把握变革、率先适应变革、主动塑造变革,才能在数字化大潮中激流勇进、实现“惊人一跃”,否则就会被大潮掀翻、在竞争中落败。 在这样的紧要处,市政协及时举行“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企业家、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讲实话、报实情、提建议,为宁波“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出谋划策。 会前,市政协着眼于宁波数实融合的好路子、新步子,牢牢把握数实融合趋势,从宁波实际出发,围绕“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关键核心元器件和控制件”等7方面内容开展调研,把准脉,开好方,力求“说得深”“说得准”。 协商会上,发言的既有享有盛誉的科技界前辈,也有一大批业界翘楚的中年企业家,还有一批朝气蓬勃的青年企业家。深化了认识、达成了共识,政产学研各界凝心聚力,推动数实融合成为万亿级数字经济的强大引擎。 从第一讲的“打造新能源汽车之城”,到第二讲的“建设世界一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再到“打造全国数实融合标杆城市”,“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聚焦聚力事关宁波长远发展的课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的优势、商的特色、聚的功能,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推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影响力越来越大,成果转化运用越来越好,“阿拉甬商有话讲”政企协商会受到广大企业的好评和相关方面的关注。 期待“阿拉甬商有话讲”下一讲更精彩。(何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