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随迁子女从“有书读”到“读好书”

    记 者 沈莉萍

    通讯员 蔡微波 实习生 江宇婷

    鄞州区朝晖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15岁女生司瑞雪挥汗如雨。打算明年体育中考选测足球的她,正利用暑假加紧训练。司瑞雪来自安徽亳州,父母都是外来务工者。“教室里装了空调、多媒体一体机;饭菜很好吃,天热还有绿豆汤喝;足球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每天都有踢足球时间。”对学校的软硬件,她很满意。

    朝晖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随迁子女学校。今年4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区两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动破难,帮助该校增添了一批设施设备,目前35个教室全部安装了护眼灯,初中12个教室安装了空调,师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民办学校在设备、经费上得不到很好保障,教师队伍不稳定。转为公办学校后,区教育局有了专项经费,所有孩子享受免费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也增加了。”朝晖实验学校校长马任说。

    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支持下,朝晖实验学校积极依托曙光中学的教学资源,与曙光中学结对,实现教研、考试、教学、资料“四个统一”。朝晖实验学校教师定期到曙光中学听课、评课,曙光中学党支部定期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到朝晖实验学校上示范课,提高朝晖实验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朝晖实验学校安排各年级段的优秀学生去曙光中学“游学”,共享曙光中学的优质教学资源。

    本世纪初,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宁波涌入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为解决“放一张书桌”的问题,随迁子女学校应运而生,随迁子女学生占比最高时达到全市在校生的45%。随迁子女学校各方面条件较差,成为基础教育的一块“短板”。

    宁波市教育局聚焦师生关切,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努力破解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群体差异的难题,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保障随迁子女享有公平、同等的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让他们不仅“有书读”,还能“读好书”。

    特别是今年4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完善2023年随迁子女入(转)学市本级和各区(县、市)的招生政策,推进新生入学报名、新生学籍录入等工作,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保障入学。目前,宁波有30多万名随迁子女入读对应的公办学校,全市视同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高达97.3%,江北、北仑、鄞州、余姚、象山等地基本实现了随迁子女100%就读公办学校,全市专门接纳随迁子女的民办学校已由最多时的63所降至10余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