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锚地夜泊

汪章海

    舰船出海因任务需要或天气原因必须在海上过夜,锚泊就成为水兵生活的一部分。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锚地夜泊,感受是大不一样的,这也使本来枯燥的水兵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东海舰队长涂水警区舰艇部队任职时就有过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1977年初夏的一天,时任水警区勤务船中队副政委的我,随中队H253航标船出海执行“补标”任务。那时,祖国万里海疆上的一座座灯塔和一盏盏航标灯,都是由海军部队负责管理和补给,水警区部队中就有和水兵一样穿着呢制服、毛皮鞋,专门负责给包括花鸟岛灯塔及航道上灯标进行补给的航标兵。每次出海“补标”都是由我们勤务船中队派出舰船;航标队带去航标灯、电池、氧气饼等各类补给物品,两家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补标”任务。

    当天下午,当航标兵将位于定海本岛东边的普(陀山)沈(家门)水道上,一只只漂浮在海面上的航标灯更换好电池,天色已经暗淡下来,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补标任务,船长王月琴决定将H253航标船驶向附近的庙子湖锚地锚泊过夜。

    位于中街山列岛最东面的庙子湖锚地是一片开阔的海区,除了西北方向有岛屿作为屏障,东南方向就是一望无际的东海,在这里锚泊,又遇到天气晴好风平浪静的圆月夜,那真是难得的天赐赏月良机。晚饭后,已经固定好锚位,安排好值更人员,听船长布置好第二天航行任务,水兵们围坐在后甲板上,开始尽情地观赏起月色皎洁海天连接的辽阔夜空。只见满天的星星闪烁着明亮的点点星光,玉盘似的月亮散发出银色月光洒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呈现出淡淡的白色光亮。远处,正在进行夜间灯光捕鱼作业的渔船和航行中的海轮,给平静的大海增添了许多缓慢移动的亮点。这时,副船长刘江提议趁着月色进行一次以“月亮”为主题的锚地赛诗晚会,大家边赏月边诵诗,看谁将描述月亮的古诗词背诵得又多又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没等宣布比赛开始,信号兵温俊海抢先背诵出张九龄《望月怀远》中这一千古名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轮机兵肖金不甘示弱,把李白的《关山月》背诵得很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当过中队文书的航海班长汤健康在背出这两句古诗的同时,问:这首诗何人所写?

    我知道那个年代能当上登舰出海的水兵,身体条件必须符合乙等(甲等为潜艇兵)体检标准,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一些技术岗位如航海、轮机、信号、报务等兵种需经过东海舰队训练团严格培训才能上舰,兵员各方面素质较好。看到一时无人回答,比赛有些冷场,在一旁认真听大家赛诗的晚会主持人——1966年入伍爱好古诗词的湖北籍刘江副船长笑着说:“这有何难!此诗出自初唐李峤《中秋月二首》中的一首,后面还有两句呢——‘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对吗?”问得汤班长不好意思起来。接着刘副船长说,“古代诗人不但用‘圆魄’‘玉盘’等比喻月亮,还有将月亮描写成‘冰轮’‘秋影’等等,如宋代陈亮《一丛花》和辛弃疾《太常引》等诗中就有‘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等名句。”这时围坐在一起的几个航标兵也想跃跃欲试。忽然H253船枪帆兵王海明调皮地大喊一声:“请汪副政委也来一首好不好?”水兵们齐声说:“好!”这一突如其来的起哄,真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古诗词我不是很熟悉,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背诵了一首小学生都会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由于第二天还有“补标”任务,在王船长的催促下,大家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在锚地按时就寝了。

    遇到恶劣天气锚泊,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这年12月上旬,水警区将炮艇中队的4艘高速炮艇和勤务船中队的包括2条登陆艇、1条运输船和1条航标船共计8艘(条)艇船组成一个编队,在舟山群岛相关海域进行连续多天的海上拉练和战备课目演练,其间遭遇刮大风和下大雨。冬季气象条件本来就比较差,这一天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阵阵强风挟带着密集雨点,刮得海面白浪翻滚,强劲的涌浪把吨位较小的舰艇一会儿轻轻抬起,一会儿又重重砸下,艇体钢板在与海水的撞击中发出咣当咣当的重响。为了能够在大风大浪中锤炼部队,编队总指挥水警区副司令员藏德定命令各艇船暂不到锚地避风,继续操练。

    下午,海面上的风越刮越猛,雨也越下越大,当时编队副总指挥、水警区后勤部副部长何长水和勤务船中队长郑志源都在东运212船上,我随706登陆艇行动,两位领导让信号兵发旗语叮嘱我一定要确保登陆艇安全,因为35吨排水量的老式登陆艇吨位小、吃水浅,风浪中摇晃得很厉害,而这时的水兵,一方面要进行紧张的操练,一方面还要去固定一些可能被大风吹掉的物件,确实很紧张很危险,有的已经出现了呕吐。为了防止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藏副司令员命令在完成最后一个课目演练后,整个编队驶到附近的嵊山岛箱子岙锚地避风过夜。

    冬天的舟山渔场,正是千帆竞发捕捞各类鱼货的繁忙季节。北面的辽、鲁、苏、沪,南面的闽、粤等省市,以及浙江各地的渔船,都集中到舟山渔场捕鱼。这时,箱子岙水域已经有不少渔船、渔轮在三面环山的锚地抛锚避风,把一些位置较好的锚位全都占了。傍晚时分,当我们8条艇船前后驶入箱子岙时已经找不到好的锚位,只好在海水较深的锚地中央抛锚。由于登陆艇锚链较短,706艇抛下去的铁锚很难抓牢海底,很快就出现了走锚,而同时进锚地避风的125吨排水量的高速炮艇因为锚链长,一抛下去就把整条艇拴住了。天色逐渐暗了下来,眼看着登陆艇在风雨中焦急地寻找着锚位,炮艇中队的林志海中队长招呼我将登陆艇靠过去,用长长的缆绳将登陆艇拖带在高速炮艇后面,一前一后共同抗击风浪。好不容易系上缆绳,两条艇的拉力使炮艇的锚链有点吃不消,加上西北风劲吹,高速炮艇也出现了走锚。为安全起见,我同706艇艇长陈五星商量后,决定让处在风雨交加中的登陆艇与高速炮艇脱离,开动两台主机,独自抗击风浪,同时另找锚位准备抛锚。

    那时天已全黑,水兵们又累又饿又急。正当706艇找不到合适锚位,无处锚泊时,已经固定好锚位的几艘舷边印有“沪渔”字号的上海大马力钢质渔轮,让登陆艇开到他们船边靠泊。靠上渔轮后,船长告诉我们:上海渔轮经常去外海捕鱼,锚链很长,因为在公海抛锚,如果锚链不够长,肯定抓不牢海底,锚就固定不住,所以你们可以放心地靠在渔轮舷边,一定不会走锚、脱锚。

    登陆艇在风浪中终于有了安全保障,我和水兵们的心总算安定下来。这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陈五星艇长将大半袋富强粉送到了渔轮上,而渔轮的船长也将捕来的新鲜鱼货回赠给我们,在军民团结、共同抗击风浪的锚地夜泊中,迎接第二天的黎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