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7月28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孤寂的海边,他守了39年

台风天,朱康海和同事在大嵩海塘巡查。(严龙 王博 摄)
▲朱康海正在检查大嵩江大闸的设备运行情况。

    记 者 严龙 王博

    通讯员 朱越 吴俊炜

    伴随海风的呼啸声,翻卷的海浪拍击岸边,溅起朵朵浪花。

    昨天上午,朱康海和同事沿着大嵩海塘一路巡查,仔细检查大嵩江大闸设备运行情况。台风“杜苏芮”临近,这样的巡查,他们每天要进行好几次。

    朱康海今年57岁,是鄞州区水利局大嵩江海塘管理所的一名海塘管理员。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39年如一日,默默守护海塘大闸一线。

    大嵩海塘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东起联胜塘,西至新湾塘,全长24.21公里,设计防潮标准为50年一遇。

    大嵩江大闸建成于1974年,是一座以防洪、排涝为主,结合御咸蓄淡、灌溉供水、航运交通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闸。

    海塘和大闸,肩负着守护鄞州滨海片区12万人口、6.8万亩耕地及2.8万亩养殖塘的重任。

    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朱康海和另外两名管理员轮流值班,接受海风“洗礼”。

    平日里,他们大多待在大闸值班室。值班室位于大闸南岸,紧邻出海口,位置偏远,交通和生活相对不便。

    这几天,与台风“赛跑”,他们全体上岗。在一望无际的海塘上,分工协作,一路走一路看,不时停下脚步记录情况。

    “内塘、外塘都要看,主要检查塘身是否有滑坡、坍塌现象,这些关系到整个海塘的安全。”朱康海告诉记者,除了巡查海塘,还要负责闸门、启闭设备、备用电源等重要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

    当天,风雨交加,一路从海塘到大闸,朱康海话不多,眼神全落在塘身和设备上。

    作为该片区的负责人,大嵩江海塘管理所所长卢雷特别能体会管理员的艰辛不易。

    “大嵩江大闸是2000年整修的。整修前,管理员值班室没有空调,没有卫生间,也没有自来水;整修后,环境才有所改善,增设了空调、厕所、自来水和无线网络。”卢雷说。

    在值班室的墙角和窗台上,记者注意到,这里摆放了好几盘蚊香,插蚊香的支架已经变形发黑,旁边还散落着好些蚊子尸体。

    “大嵩的蚊子‘很有名’,又黑又大,咬人厉害!”朱康海说,夜间值班,不怕惊涛骇浪,却怕蚊子叮咬。“每晚都要点蚊香,第二天早上,地面上都是熏晕的蚊子,黑压压的一片。”

    “除了蚊子,有时也会有老鼠和蛇。很多年前,一个管理员半夜没关门,第二天早上起来,被窝里多了一条蛇……”一旁的卢雷连忙补充。

    台风天,全员到岗,忙碌不休。更多的日子里,孤寂的海边,空无一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单调且重复的工作,朱康海一干就是39年。

    39年来,他几乎没有请过假,更没有发生过一起由于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损事件。

    “干了这么多年,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面对采访,朱康海顿了顿,继续道,“其实我也不知道说啥,这么多年就在做同一件事。还有3年退休,还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